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如何计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药物剂量问题?
我们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药物剂量问题应按1斤=250克,1两=15.625克(或缩简为15.6克),1升=200毫升计算,这个数据,从中医学中药学的角度上看,略大于目前常用量而又符合目前的发展趋势。从度量衡史的角度上来看,也是正确可靠的。
636
0
0
0
解决疑难杂病,认准小柴胡汤
小柴胡并非一证专方,它的应用具有灵活而广泛,正如《伤寒论》101条中言:“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应用得当,常效如桴鼓,起沉疴、愈痼疾。但平常百姓对小柴胡的认知很有限,如同我的堂姐,仅仅把小柴胡定位在感冒用药上,此外其他治疗一无所知
1228
1
0
0
赤小豆外敷治疗热毒痈肿、血肿及扭伤,屡见奇效
赤小豆应用方法简便,价廉效高,经临床观察此方有排脓消肿、止痛、化瘀、消炎的作用。《朱氏集验方》记有赤小豆“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药性本草》载本品“治热毒,散恶血。”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说明前人的体会是可信的。
1698
0
0
0
小青龙汤治咳嗽屡起奇效
小青龙汤主要针对伤寒表实和寒饮内停之咳嗽,仲景治疗寒饮咳嗽还用到苓甘五味姜辛汤,二方共有药物为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此四味药物也是仲景治疗寒饮咳嗽的核心药物组成。苓甘五味姜辛汤中无麻、桂解表之品,故其所主者无表证。咳嗽病机方面,虽同为寒饮为患,但有所区别
1403
0
0
0
百合清心宁神有奇效
百合性味甘平,能清心养阴、祛痰定喘、润肺止咳、安神宁悸、通利二便。《金匮要略》调理精神恍惚,“如有神灵”支配,载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
840
0
0
0
《伤寒论》的16首核心方都来自于它
《汤液经》小白虎汤:即仲景之白虎汤。主治:“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汤液经》大白虎汤:即仲景之竹叶石膏汤去人参加生姜。主治:“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3301
1
0
2
瞿麦、石韦——治疗小便不利效果好
瞿麦和石韦均长于利尿通淋,遵《本经》之主“诸癃结”、“五闭不通”,善于通利下窍而行小便,对水道瘀阻、小便淋沥不畅之症,为治癃闭、淋证的常用药。
1008
0
0
0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
治疗性功能低下。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性神经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麻黄可以兴奋盆底肌肉。我曾治疗一位中年阳萎患者,久治无效,因感冒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后感冒解,阳萎也随之好转,后用补肾养阴药,反无效,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果又见效。
1116
0
0
0
如何理解脉象的特点
涩,指涩脉,脉往来艰涩而不滑利,犹如轻刀刮竹。涩脉多主气滞血瘀和气虚血少。气滞血瘀则脉流不通,气虚血少则脉流不畅,故气滞血瘀、气虚血少导致的不通或不荣,都能引起疼痛。因心主血脉、主神明,所以脉见涩象,以心痛为甚。
4708
1
1
2
看“抵当汤”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病是由于死血(瘀血)凝结胞宫、瘀滞流注于经脉脏腑所致。造成瘀血的原因,可能是外受寒凉,或因气滞血瘀而致。瘀血停留,日久可以化热,若因患者体内素有蕴湿,或气滞湿阻,湿热互结,则可兼见下焦湿热之象。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主。方用抵当汤与八正散合方加减。
507
0
0
0
理中汤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效果
胃痛、腹痛可以说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不适,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寒邪往往是诱发的胃肠不适的主因,而理中汤能够温中助阳,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泄泻等效果极好。
1026
0
0
0
经方辨证治疗带状疱疹医案一则
患者53岁左侧头部疼痛1年,加重2周。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面部红色疱疹,伴刀割样疼痛,无瘙痒及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诊断:头痛(蛇串疮);辨六经为寒热错杂之厥阴病兼血瘀,处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结果:服上方3付后,患者头痛自觉减半,可平稳入睡。
1222
0
0
0
如何准确应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
酸枣仁属收敛性强壮药,尤其具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川芎、甘草、茯苓补中和血缓急,知母、茯苓解烦安悸,故因血虚而致的虚烦失眠、心悸者,本方最为适宜。
1379
0
0
1
应用血府逐瘀汤治“怪病”
患者于四个月前患有尿路感染,经市某院治疗好转。近半月来见有睡眠将醒时谵语、惊叫,日渐加重。惊叫的同时伴有手足躁动而有力,搓胸扯被。以王氏血府逐淤汤加化痰开窍之品,收到捷效。此虽为淤、痰、气相兼,滞乃为总机。治从活血以通,理气以顺,化淤蒙解,气机得畅,其病即愈。
425
0
0
0
附子与白及合用的可行性探讨
附子白及并非绝对的相反,在一定配伍条件下可以应用。但是,在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之前,还是要尊重《中国药典》的结论。临床上如果必须要附子白及同方应用,配伍白芷与当归,可能会缓解附子白及配伍产生的毒副作用。
1372
0
0
0
三个步骤学习《伤寒论》
如果不愿意背《伤寒论》,就不要说想学中医。学中医必须学《伤寒论》,学《伤寒论》首先要背会原文。对于《伤寒论》,不背会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初学时先记住,不理解没关系,只要记住了,最终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记不住,说理解也是没有用,打开书理解,合上书记不住,临床时就不会用
943
1
0
0
快速掌握葛根汤
葛根汤里边有麻黄、桂枝、生姜,再加入葛根,《伤寒论》中五个发汗解表药物,本方中有四个。能达到麻黄汤解表发汗的作用,是没有问题的。葛根汤和麻黄汤比较起来,只不过是少了一个杏仁,麻黄,桂枝都保留了,同时还加入了葛根四两,所以葛根汤的发汗力度并不逊色于麻黄汤,甚至更强一些。
1099
0
0
0
需牢记附子的用药反应
服用姜附等温药,最常见反应乃是大便增多,尿多,腹中响即肠鸣,矢气多,通俗些说,即“屎、尿、响、屁”4 种反应,此系“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排病反应,不必紧张,其疗效比没有反应要好。 在已经出现异常反应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辛热药物, 确实存在风险,应当慎重。
2172
0
0
0
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本次新冠疫情将“病毒性心肌炎”推向了大众视野,其实不仅是新冠,大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约有12.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1-3周有感染前驱症状
2068
0
1
1
如何调理“阳康”后的咳嗽、乏力、失眠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阳康”后饮食需清淡而不失营养,关键是要有利于脾胃的吸收,可煲一些相对比较清淡的汤,比如选用一些健脾益气的食材,如淮山、五指毛桃、芡实,以及白萝卜、红萝卜等,用点瘦肉或不太肥腻的排骨、鸡肉煲汤,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1388
0
0
1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