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程门雪:妇女经带歌诀
1 清经散先期多者清经散,地骨为重丹皮从。芍地青蒿茯苓柏,过者损之既济功。多为血热水多余,少则血热水不充。 方歌释义 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紫,血热也,应用清经散,见《傅青主女科》。因火旺而血热,清热泻火为主,重用地骨皮15克;凉血为次,配以黄柏(
3050
0
0
0
升阳益胃汤临床运用体会
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系东垣为治湿热余邪困阻脾胃,脾胃虚弱失其升降而创立的一首著名方剂。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十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升阳、燥湿健脾等功效。笔者在临床上凡具符合该方病机的病
5230
0
0
1
读书医抄:若干味药的应用精华
土鳖虫石春荣:有小毒而力峻,味咸入血,专司血证之实,接骨神妙。善破血逐瘀,使瘀结得散,特具搜剔之性,主宿患根除。多用于死血难消,接骨神效。活血通络虫类药中,唯此最具接骨续筋专能,为理伤续断首选药物。余于腰椎疾病中,辨证汤剂加土鳖虫10g,其功立显。三先生评:石春
405
0
0
0
腹痛分部用药辨
作者/郝建新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由于致痛原因及病变脏腑不同,疼痛的出现部位和性质差异很大。故治疗时既不能以一药一方而概之,又不能滥用止痛药。临症若以部位为纲,区别使用止痛药,既可避免药物的滥用,且能提高治疗效果。以下试分而论之。 一、胁痛胁腹位于上腹部两
655
0
0
0
朱良春先生临证用药心得三则
妙用黄芪配地龙治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属中医水气病范畴,与肾关系密切,水肿为其主要症状之一。朱老潜心研究慢性肾炎,认为慢肾“水肿是标,肾虚是本”,因为肾气不足则气化无权,关门不利,水湿潴留而为水肿,慢肾病久入络,瘀滞则水停,故临证多见水肿不消,腰痛不移等,因此在治疗方面,
521
0
0
0
祝谌予:糖尿病的治疗和体会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我国最古的医籍《内经》已有本病的记载,称之为“消渴”或“消瘅”。唐代初期记载了消渴病尿甜,如王焘著的《外台秘要》谓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宋以后又将本病依三多症状之轻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病因及症状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
1672
0
0
0
跟着岳美中先生学习治疗“痰饮”
怪病多痰,久病多痰,痰多随气升降,捉摸不定,引得诸症蜂起,那么如何解决这恼人的“痰饮”,学习一下岳美中先生的经验吧! 01 《和剂局方》二陈汤姜制半夏6克,橘红3克,茯苓3克,甘草3克。加生姜。半夏、橘红取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
1476
0
0
0
明代大医学家缪希雍资生丸详解
资生丸作者/尹周安资生丸最早为缪仲淳所创立,用于治疗妇人妊娠三月,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兼治脏腑,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能使饥。它本身创立的原意是治疗妊娠疾病,或者胎滑不固。 主治特点 总而言之,它治疗的是女性的妊娠以及滑胎。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治疗
8308
0
0
0
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
五更泄,亦称肾泄、晨泄,一般认为本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独盛所致。由于肾阳不足,关门不固,故在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寒极盛之时令人洞泄不止。前人多以四神丸等药温补肾阳,涩肠止泄,但疗效欠佳。丁光迪教授匠心独具,以升阳法治疗本症,取得了满意疗效。01丁老经
2074
0
0
0
小儿病,经方效果不好时,可试试钱乙方
作者/来春茂笔者习用《小儿药证直诀》 方,多年用于临床,效果确切。 因此深刻体会到钱乙组方配伍, 立法严谨,选药活泼轻灵,熨贴细微,每首处方均体现理、法、方、药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足为后学典范。一孔之见,忘其简陋,兹简述于下,并请指正。 一、钱氏白术散 组成
2074
0
0
0
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
编辑/闫奇峰 作者/李克绍四神丸是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泻的代表方剂,对于这首方子相信每一位中医人都能熟记其组成与临床功用,但是本文开篇李克绍老提出的问题你思考过么?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
2010
0
0
0
古代读书人适用方初探
作者/党伟龙读书人(或称文人、书生、士子等)是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无论为了举子业寒窗苦读或日常爱好,读书写作都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劳心而不劳力、多思而少动等共同生活方式,造成其健康问题有别于一般人。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方药之中,有没有一类比较适用于这个群体服用
741
0
0
0
陈谊坚:调神亦能治重症
病情简介患者 H 某,男,74岁,因胸闷、心悸、气促2月余,再发1天于2018年10月2日22:01:00由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 脉搏92/min 呼吸17/min 血压130/82mmHg SPO2 98%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平卧位
313
0
0
0
柴松岩:对经闭病的治疗体会(理论篇)
经闭为妇科常见病,女子年逾十八岁尚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经闭;月经周期已经建立,而停经三个月以上者,称继发经闭。临症以后者为多见。 1《景岳全书》中说“经本阴血,何脏无之”,即是说,月经本来也是血,哪个脏腑没有血呢?人从生命之开始,即有阴血的活动,如胚胎的发育及出生
815
0
0
0
千古名方逍遥丸
身体最容易出现"肝气不舒"的问题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是不断地升降沉浮的,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身体则会上热下寒,百病丛生。那么,人体气机运行最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呢?答案是:肝!中医理论中,肝,不只是一个器官,更是整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藏
1042
0
0
0
体虚之人重磅推荐: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专为体虚之人设计,即可健脾益气,化痰除湿,还可解除在表之风寒湿邪,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长期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腹泻、痢疾、皮肤瘙痒、皮肤长疮等多种疾病
3114
0
0
0
从肺论治前列腺疾病有奇效
在炎症期或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出现小便涩痛、点滴难下等症时,每以清肺导热为法,炎症期过后,每以补肺升提为要,参合他脏虚实,病理机转,获效满意。
1264
0
0
0
平胃散解决多种脾胃病
男性,68岁按其上腹部时,患者略感不适。舌苔白厚腻,脉濡缓。此乃湿困脾胃,运化失调,治以健脾开胃,化湿消导,方用平胃散:茅术12g,厚朴9g,陈皮9g,甘草6g,水煎服。服此方1剂后,舌苔转为薄白腻,食欲增进,继服1剂后食欲全开。
1751
0
0
0
小儿外感热病医案
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医者多能做到慎用麻、桂等大发汗之品,但对于西药(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等)的应用却不假思索,试问退热之西药哪个不是发汗之品?只知道外感热病忌用中药之“麻、桂”,却不知忌用西药之“麻、桂”,重发其汗,耗损津液,直致热势反复燔炎。
816
0
0
0
一贯煎治肝肾阴虚引起诸般病症
脏躁(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而见心烦口渴、悲伤欲哭、舌质红无苔者,本方合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治之,疗效尚可。总上可知,一贯煎是统治肝肾阴虚引起诸般病症的至稳至当之方。对水不涵木,肝木侮土,阴虚火旺之证,皆可以此方进退出入。
3472
0
0
0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