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
□ 夏津滨 山西中医学院眩晕乃高血压病常见症状。眩晕一症,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上气不足”、“髓海不足”诸论。河间独取经旨,以风火立论。丹溪偏重于痰,有“无痰不作眩”之说。张景岳则认为眩晕以虚为主,提出“无虚不作眩”之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
334
0
0
0
旋覆代赭汤中代赭石用量宜小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伤寒论》第161条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从条文中看,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
846
0
0
0
孙伯扬应用炭类中药经验
□ 张国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炭类中药(以下简称炭药)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记载,炒炭用药物有200余种,目前尚用60多种,中国药典收载20余种,这些炭药大多具有止血或增强止血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孙伯扬教授在临床中擅长应用炭类药,无论寒热虚
694
0
0
0
比证活用 立方之道——九味羌活汤浅识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从一个病案说起一学生,晚间起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关节疼痛,无汗,咽痛。舌质淡红,舌苔白润,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寒,夹湿郁热。治疗以祛风散寒,化湿清热为法。处方:羌活9克,独活9克,苍术6克,牛蒡子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3克。1剂,
593
0
0
0
止崩固漏汤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崩漏是指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前者称之崩,后者称之漏,现代医学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延长或每月两行,出血时多时少或大量出血不易自止。笔者自拟止崩固漏汤加减治疗多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颇佳,简述如下:患者,女,27岁,6月19日初诊。患者自述近半年
327
0
0
0
射干麻黄汤方证特征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原文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一般认为外寒内饮,寒饮伏肺是本方证病机所在。《方函口诀》云:“此方用于后世所谓哮喘,水鸡声,形容哮喘之呼吸也。”因此咳嗽气逆喘促,喉中痰声辘辘是方证识别关
985
0
0
0
耳穴压豆治心血管疾病
□ 李丽 杨华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应用耳穴压豆法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取穴:冠心病、心肌梗死所选主穴为心、肾上腺、小肠、皮质下;配穴为肺、交感、肝、内分泌、神门。高血压病所选主穴为心、肝、皮质下、耳背沟(又名降
324
0
0
0
单味竹叶治口腔溃疡
□ 魏磊 河北省清苑县中医院口腔溃疡临床颇为多见,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成人多应用某些外用或口服药物,婴幼儿却苦无良方。笔者近两年应用单味竹叶代茶饮治疗多例婴幼儿口腔溃疡,效果显著,简介如下:患儿,两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分痛苦,无法正常饮食,进食则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并伴有
392
0
0
0
骨伤难症创新方——试论吴佩衡、朱良春两家法
笔者每尝细研吴佩衡学术思想结合老师朱良春的学术思想,揣摩两家学术思想之精华所在,走创新之路,凡遇难症,用大剂量附子之汤剂5剂至30剂,推动之后,即转“煎散”或“散剂”善后,刚中求效,缓中求巧,用之于临床,多效如桴鼓;尤其仿吴佩衡使用大剂量附子,必须有“中毒”速效解药准备,故在前辈
411
0
0
0
命门者 阴阳之宅——浅议张景岳命门论
□ 兰宏江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医院命门这一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太阳跟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根结》。这里的命门是指目而言的。命门的另一种记载则见于《难经·三十六难》:“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二者何也?然肾二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
685
0
0
0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规律探寻
□ 顾文忠 顾勇刚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寒热并治法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
625
0
0
0
六味小柴胡汤治多年顽咳体会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六味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组成,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称之为“六味小柴胡汤”。笔者用之治疗外感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方证合拍,止咳退烧疗效迅速,
370
0
0
0
滋阴清热止血二至丸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二至丸,出自《证治准绳》,由女贞子(蒸)500克,墨旱莲500克组成。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克及水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二至丸。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主治肝肾阴虚,虚
816
0
0
0
胃不和卧不安 天枢穴枳术汤
□ 王新志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症状:肚子发胀、泛酸。用料:选枳实15克,白术10克,150毫升水。方法:熬水喝。穴位治疗法:坚持按摩天枢穴。胃不和就会卧不安记得10年前,我曾到河南南阳的一个边远山区去义诊。那里的菜是用秸秆烧的,所以,吃过晚饭后我就出现了水土不服
286
0
0
0
顾植山乌梅丸治验
□ 谢平安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两年笔者有幸随之临证,见顾植山辨治各种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列举其治疗内科杂病验案3则。案1 王某,女,25 岁
562
0
0
0
橘核荔枝核相配散结止痛妙对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橘核,又称为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种子。橘核味苦,性温。入肝、肾二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疝气及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等病症。正如《日华子本草》所谓:“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本草纲目》所谓:
339
0
0
0
张仲景治未病四层涵义
□ 聂惠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的始终。其中《金匮要略》把“上工治未病”列为全书之首,开编之纲。《
805
0
0
0
慢性前列腺炎针灸诊疗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会阴部坠胀疼痛,小便不利,尿道口流出乳白色黏液。一般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两种,有人将前列腺痛也归于本病中。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之间。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症状归属于“淋浊”、“白浊”、“尿精”、“白淫
534
0
0
0
白术临床常见药对(4)
□ 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白术配枳实白术能和中益气,健运脾胃,为治脾虚诸证要药。枳实辛温,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二药合用,共奏消补兼施,健脾消痞之功,用治脾虚食积,食后脘腹痞满作胀。方如枳术丸(《脾胃论》)。白术配附子白术补益脾气,燥湿利湿。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二药
628
0
0
0
田淑霄治痤疮验案
□ 王兵 颜琳琳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齐某,女,20岁,2009年4月13日初诊。面颊部痤疮满布,色红灼热,瘙痒,微痛,已4年。近日前胸后背也开始出现痤疮,其他无不适。舌红,苔白,脉无力。处方: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野菊花2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1
329
0
0
0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