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常见病分型治疗
中医分型辨证治喉痹
慢性咽炎中医称之为“喉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微痛及异物感,一般无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查咽部呈暗红色,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咽炎病变部位特殊,病因复杂,症状顽固。现将分型辨治慢性咽炎的几则验方介绍如下。
2434
0
0
0
治疗鼻部疾病的三味引经药
对于鼻部疾病的治疗,梁老将苍耳子、辛夷及防风作为引经药。 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归肺经。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为治鼻渊之良药。《本草备要》曰其:“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
4960
0
0
0
妙用清金散救鼻干
“清金”者,清金散也。清金散本为治鼻疳之剂,见于《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余认为:“疳”虽不同于“干”,但疳含干。平日临症时,不分男女老幼,每必问鼻干与否,必须重视鼻干之症。人体内津液的盛衰十分重要,正如朱丹溪所说“有津液则生,无津液则死”。对此当审时度势,予以明辨之。肺
1332
0
0
0
四生散治耳中痒
四生散出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仅四味,皆生用,故名四生散。0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治男子妇人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不时羞明多泪;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居常多觉两耳中痒,正宜服此,无不取效。黄芪、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各等分。右为细
1575
0
0
0
喉科几种常用中药的应用
在临床各科用药方面,有很多药物属于专用之品,如“疮家圣药”、“治疡要药”、“女科主帅”等,喉科疾病亦有不少专用之品,诸如薄荷、牛蒡子、桔梗、山豆根、射干、挂金灯、玄参、僵蚕、藏青果、马勃、一见喜等不下数十种。这些药物虽然均可用治喉科病症,然而其药性各不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具体病症
843
0
0
0
“引火归原法”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
“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原”的“火”是指相火,又称“命门之火”或“龙雷之火”。相火一词,源于《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相火
942
0
0
0
五官科疾病专方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主治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证(注意与此前讲过的九味羌活汤、大青龙汤相鉴别)。外感风寒,本应恶寒较甚、而此方证恶寒却渐轻,身热却渐盛者,为寒邪郁闭肌腠日久化热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恶寒仍存,并见头痛、无汗等症。
2687
0
0
0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曹仁伯医案论》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参(三味煮膏)、制于术、黄芪、龙眼肉、炙草、茯苓、远志肉、石决明、枣仁、木香、半夏、橘红、阿胶、竹茹、
629
0
0
0
干祖望治疗过敏性鼻炎选方用药经验分享
干祖望教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具有独特的选方用药思路。此选择三则医案,并对其临证思辨选方用药方法作粗浅的探讨。凡见有耳鼻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者,常须考虑阳气固摄作用,或补脾气,或温肾阳,或脾肾同补。
161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