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2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人中望诊法在妇产科上的应用
笔者曾接诊一柏姓女青年,自诉其经量少,周期短,经色如扬尘水,间夹血块,行经时腰部痠楚,少腹作痛,已婚3年未孕。望诊见人中虽不宽但浅,其沟沿亦浅,与人中界限不分明,且人中下宽上窄如三角形。据此认为属漫平型人中,有幼稚及子宫后倾可能,介绍作妇科检查后果系如此。
947
0
0
0
妇科良药”香附”的用法13则
香附得夏枯草,治睛痛;得藿香、甘草,治妊娠恶阻;得高良姜,治心脾冷痛。香附见延胡索则破气,见桃仁则破血。香附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香附治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须辅之以益血凉血之药,气虚者兼入补气药,乃可奏功。
1653
0
0
0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月经延后
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可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使月经周期延后。
856
0
0
0
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
奇经病变,月经不调,多与冲任有关;瘕聚在少腹部位,病在任脉;背寒脊痛,下元虚冷以及不孕等均关系督脉;带下等症,乃带脉为病;跷脉失和,则失眠或嗜睡,甚至两腿痿蹙;阴阳两维,不能维系,则病寒热,或苦心痛,以上均属奇经为病
833
0
0
0
治疗经间期出血医案一则
经间期出血属于西医学排卵期出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患者近1年工作压力大,耗伤肾阴,肾中阴水不足,虚火内生,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而出现阴道流血。治疗应以滋肾健脾、养阴清热为原则。选用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
1103
0
0
0
116个妇科“对药”大全集!
1、党参黄芪: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2、党参沙参: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内异症、崩漏以及
1769
0
0
0
沈氏女科12种妇女病家传秘方
痛经不论寒、热、虚、实,总以“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宫寒和肝郁常是不通的主因,故止痛经常要抓住温通和解郁。桂枝10g,炮姜10g,香附10g,赤、白芍各10g,乌药10g,柴胡10g,玄胡10g,川楝子10g,鸡血藤15g,晚蚕砂(包)15g,三七粉(冲)3g,琥珀粉(冲)3g。
942
0
0
0
治疗痛经医案三则
16岁,未婚自12岁初潮至今痛经4年未愈。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味。三诊:痛经消失。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的方剂,药物组成为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
2718
1
0
1
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
无论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色、经质、经量的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均可称为月经病。既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卵巢功能低下等,亦可见于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症等引起的月经异常。
1059
0
0
0
经方治子宫肌瘤案
患者是一名近更年期的47岁妇女,2020年6月份经医院检查,确诊子宫多发性肌瘤,合并卵巢囊肿。院内妇科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子宫。患者惧怕,弃手术方案,寻数名妇科名中医治疗八月余,悉告无效,心情沮丧。2021年4月来院寻我看诊,经三月许治疗后,于6月26日复查,子宫肌瘤已全消失了
2990
0
0
0
名医名方
用“经痛舒”调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青春期多见,常发生于初潮后的几年内;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黏膜下子宫肌瘤、盆腔炎、宫腔粘连等引起的痛经,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痛经严重者可放
745
1
0
1
顺经两安汤治疗经前便血
“顺经两安汤”用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在行经前和经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心烦失眠、乳房胀痛、浮肿腹泻、身痛发热、口舌糜烂、大便下血等,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二三症并见,一般以经前2~7天最明显,经后逐渐消失。
975
0
0
0
“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
“中药调周法”是依据中医学理论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肾阴阳和气血的变化,结合西医学关于月经生理周期的理论,分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用药的方法。因中西结合,各取所长,便于掌握,疗效确凿,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病的治疗中。
2611
0
0
0
治疗产后乳汁不行的经验方
治疗上补血滋阴为要。胡玉荃教授认为缺乳患者以“无乳可下”居多,所以治疗上应以补血滋阴为要,以资乳汁化生之源。“催乳方”由生地黄、熟地黄、阿胶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天花粉、当归、柴胡、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鹿角霜、通草、桔梗、甘草组成。
817
0
0
0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5484
0
0
0
仙鹤草在妇科的临床运用
月经量多,或久崩久漏,身体必然虚亏。临床所见妇科虚性出血患者,每素体脾虚,加之出血过多而常见贫血外貌及精神疲惫、肢倦身困、纳差便溏等症,治疗当选用止血又能补虚的药味。仙鹤草一味既具止血之功,又有补气健脾之用,堪当此任。《现代实用中药》指出仙鹤草“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
1681
0
0
0
乳腺增生,针灸这两组对穴效果好
用同名经对穴支沟、阳陵泉为治疗主穴。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火穴,有化滞解郁之效,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可疏利肝胆,二穴相配具有较强的疏泄少阳郁结的作用;辅穴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可疏泄阳明经络脉之结滞,则少阳、阳明经之郁滞得解,经络疏通,乳房痛止,乳块渐消。
801
0
0
0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医案一则
患者恶寒、易疲倦、舌暗胖大脉沉细,为阳虚水饮之证,阳虚气化推动力减弱,故水饮停留于胞宫而成癥瘕,即西医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首诊针对咳嗽问题并改善体质。二诊恶寒、疲倦缓解,体质改善,但仍咳嗽咳痰,故予苓甘五味姜辛汤
2537
0
0
0
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
学界多识,太阳经主人一身之表。外邪侵犯太阳则见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膀胱经为太阳之腑,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膀胱,邪热与水或血搏结,就有太阳蓄水证或蓄血证之变。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班秀文认为,妇女以血为主,月经病变,其因虽多,但经者血也,故治月经病不离经血,凡属瘀积
582
0
0
0
柴嵩岩:葛根在妇科疾病中的妙用
柴嵩岩教授行医六十余年,诊治过的患者逾百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柴老在临床运用葛根的心得,望各位读者能有所收获。葛根,性甘平,味辛,入脾、胃经。张元素:“通行足阳明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并记载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1345
0
0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