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反复溃疡7年,7付中药显奇效
—1—痛得吃不下饭,中药七付效堪惊本文伊始,首先向肖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为我的亲人,亦为我自己!姥爷为疾病所困多年,寻求西医治疗效果甚微,万般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我这个尚未出茅庐的小大夫询问。于我而言,复杂的病情,粗浅的学问,无从下手,遂向肖老师求方。然
391
0
0
0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向量”,比如力,有大小、
524
0
0
0
使用张锡纯气淋汤&金匮肾气丸的体验
治淋证还有气淋汤这个好方子作者/张海龙我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泌尿系感染的患者,这也就是中医的淋证,大部分患者经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都能痊愈,但有一部分患者效果不好,尿常规和血常规化验也无异常,就是小腹常常下坠,小便频数,淋涩疼痛,西医有时认为是膀胱过度兴奋引起,给予
2855
0
0
0
治湿十三法
湿为六淫之一,湿邪为病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体感受湿邪机会较多,如居处潮湿,汗出当风,淋雨涉水,感受雾露,以及过食肥腻生冷瓜果等,都可导致湿邪为患。二是湿邪可兼挟其他病邪为患,如湿为阴邪,常与寒邪相挟而为寒湿;风为百病之长,湿与风合而为风湿;湿邪阻滞气
7294
0
0
0
运气方紫菀汤止住三十年的咳嗽
导语:紫菀汤,养阴补肺,宁咳止血。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却能大放异彩,且看下方医案。沙某,女。出生日期:1949年10月。首诊时间:2016年1月2日。主诉:咳嗽30年,加重1个月。现症:咯痰色黄,胸闷,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脉沉细。CT示:左下肺炎。紫菀15g,苦
1263
0
0
0
中医病位辨识
病位,即疾病发生之所在。辨识病位,是中医辨证过程重要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与认知条件的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并非建立在实体解剖之上,而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因而对病位的认识就不仅指形态结构上的位置,而更多的指功能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
552
0
0
0
中药常识
一、常考药物的来源科属(一)菌类(4种)1.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2.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1.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
714
0
0
0
《局方》五积散方证深度解析
一、原方主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二、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桔梗各八分,苍术、白芷、厚朴、陈皮
4423
0
0
0
这种腰痛可能是胃痛证
在《伤寒论临证杂录》一书中,张常春老中医曾有如下的记述和思辨:“经常遇到这样的腰痛证:疼痛发作在睡卧之后,且大都于凌晨时出现,也有夜半因痛而惊醒者,只要起床行走片刻,其痛即能缓解。对此,有认为是肾虚,还有认为属瘀血使然,但无论用补肾药,还是通经活血药,药后皆如石沉大海。”张老
472
0
0
1
扶阳抑阴治心脑血管病
一、从两本书谈起我愿意推荐两本书。一为金元时代王好古《阴证略例》,一为清代赵献可《医贯》。依我临床所见,阳虚、阴寒之证,实为难辨难治。尤其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有极重要价值,应当细心探讨。海藏老人《阴证略例》,曾遭受不少人指责。谓其用药辛燥温热,治病有偏。其实不然,
615
0
0
0
茅根能下血消瘀
茅根,一般药书仅记有清热生津、凉血利尿的功能,而《神农本草经》还载有“除瘀血、疗血闭”的作用。余临床验证确有此效。某年春月,余在福鼎县南镇治一姚氏妇人。前医谓水肿病,投附子、桂枝、吴萸、干姜、苍术、陈皮、大腹皮等数剂无效,延邀余诊。察其面色暗晦,口唇微绀,口苦且干而不欲饮
1569
0
0
0
治咳四法:宣、肃、润、温
宣肺化痰此法用于咳嗽初起,邪在肺卫阶段。小儿外感,以风热居多,即使感受寒邪亦易从热而化,诚如叶天士所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主要证候为身热恶寒,流涕咳嗽,咽红充血,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数。治法是解表,宜辛温辛凉并用,稍加苦寒泄热。临床根据时方杏苏散
1054
0
0
0
“引火归原法”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
“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原”的“火”是指相火,又称“命门之火”或“龙雷之火”。相火一词,源于《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相火
943
0
0
0
消灭“痤疮”的四辨十法
01 治病必先识病痤疮虽为小疾,但其病变严重时往往毁坏面容,不少青年男女为之烦恼。“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本质是正确用药的先导。故而,对于这类皮肤病,仍然强调以皮损特点、发病部位、素质禀赋,以及兼症等方面去辨析。 一、辨部
1147
0
0
0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现实意义
郑钦安最基本的学术观点是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所谓“发病损伤各有不同,总以阴、阳两字为主。”“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既然“认证只分阴阳”,《内经》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那么,辨认阴阳就是头等大事了。郑氏在《医理真传》自序中开宗明义:“医学一途,不
1085
0
0
0
脾阴、胃阴不相同,临床诊疗需分清
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然二者阴阳属性不同,生理特性各不一样。脾为脏属阴,藏精气而不泻,其性重升运;胃为腑属阳,传化物而不藏,其性主纳降。然而脾胃自身也又有阴阳的一面,这里着重谈谈脾阴与胃阴。脾阴,系指水谷所化生的营液膏脂,且有濡养本脏和灌溉其他脏腑、营养肌肉、参与运
1111
0
0
0
眉棱风痛选奇汤
作者/鲍丽娜2019年5月诊笔者胞弟,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眉骨疼痛3天,疼痛波及右侧目睛及右侧偏头部,口服止痛药未能完全止痛。经眼科检查后诊断为“眶上神经痛”,嘱服营养神经药物。查其眼部无充血无红肿,眉棱骨有触痛,不红不肿,余无明显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有力。处方:选奇汤
5078
0
0
0
安中散深度解析
安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条文: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二、组成: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4372
0
0
0
陈可冀治疗老年痴呆:从虚论治,养精填髓,重在健脾补肾
人至年老,气血阴阳渐不足,脏腑功能减退,髓海失充,脑失所养,神机失用以致痴呆。责之脏腑则以脾肾为主。肾者,藏先天之精,化生脑髓,故肾精盛,则髓海足,神机运转正常。《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医学入门·卷之首·明堂仰伏脏腑图》记载:“脑者髓之海
2036
0
0
0
枳实导滞丸深度解析
一、原方主治: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烦不安。二、组成:大黄30g,枳实15g,黄芩10g,黄连10g,神曲15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6g。三、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四、方解 ①大黄
11189
0
0
1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