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颜德馨教授对“湿”的研究
湿由外感者,其病多在躯表;湿自内生者,其病多在中焦;病者以躯表为轻,而以中焦较重。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言地湿之中人,先中于履地之足然后渐及于上者也。曰湿流关节,言地湿之中人,流入四肢百节,犹未入脏腑者也。曰阴受湿气,言地湿之中人,已入于太阴脾土,未入于阳明胃土者也。
1195
0
0
0
探讨泄泻临床会遇到的问题
因为泄泻病之腹痛,均由肠道积滞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而排便后则积滞减轻,肠道气机稍畅,故每于泻后腹痛减轻,即所谓“通则不痛”。由于导致泄泻的原因不同,因而痛泻各具特点。把握各种痛泻的临床特点,对于泄泻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795
0
0
1
补中益气汤妙治咳嗽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主治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亏之畏寒、肢体倦怠、痰涎自出、心悸等。本方有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之意义。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可治气虚臂痛,体软痰涎,头目晕重,身如虫行的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之症状。
3686
0
0
0
名医名方
跟老中医学习如何解红斑狼疮的“热毒”
红斑狼疮,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往往是多脏器的损害,尤以肾、肝、肺、心等脏器的损害为多见。狼疮性肾炎,主要表现是面目、四肢浮肿,且浮肿程度往往较甚,尿中蛋白持续不消。治疗多以健脾益肾为主,稍佐化气行水、活血化瘀之品。
1094
0
0
1
常见病分型治疗
跟老中医学习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
红斑狼疮主要是由于外感风湿热毒所致,风热毒邪内燔营血,则见面部红斑;风湿热邪痹阻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肌肉疼痛。因而治疗每以祛风清营解毒为主,前者重在祛风清热、凉营解毒,方用消风散加减,药如当归、生地、蝉衣、荆芥、防风、牛蒡子、丹皮、赤芍、紫草等;
2263
0
0
2
冬病夏法治咳喘
慢性支气管炎治肺只是治标,而根本的治法,则在于调理脾肾,以杜生痰之源。实践证明,从肺治标者,虽可缓解症状,而终不能根除痼疾;而从脾肾着手,缓图其效者,才是治本之法。冬病夏治法(即于盛夏之际服药以治疗寒冬多发之“慢支”),正是在注意到治本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种远效措施。
568
0
0
0
二至丸治疗肾病综合征医案
二至丸出自明·吴旻辑《扶寿精方》,由女贞子、旱莲草两味药组成,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中医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西医腰痛、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等病可参考此方。
2731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两位中医前辈治“红斑狼疮”的经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轻证,慢性活动期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未完全控制,属红斑狼疮的基本型。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药用红斑汤:生地黄、生石膏、玄参、黄芩、生薏苡仁、知母、忍冬藤、羊蹄根、川牛膝、绿豆衣、生甘草、陈皮、大枣。
3958
0
0
0
国医大师阮士怡的标本兼顾辨治失眠三法
顽固性失眠患者多伴有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胃肠病、糖尿病等疾患,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重要的病理环节。阮老师认为,对于合并症较多的患者要首先解决血管的问题,抓关键点,做到治病求本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中药复方可降低高脂动物模型的胆固醇,减轻微血管退行性病变\
931
0
0
0
化解脾胃病中瘀的经验
对于气虚血虚、因虚致瘀的脾胃病,则当注意补法的运用和药物的选用。气虚行血无力而见瘀血者,宜益气健脾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以四君子汤、四物汤等方加减治之,冀以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之类药物,补益脾胃之气以助运化,并用当归、白芍、川芎等药
2880
0
0
0
抓主症用好这5首经典方
桂枝茯苓丸本方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组成。使用本方的主症:左少腹(脐的左下方)按之悸动而痛,脉右寸浮而涩,左关弦细涩。
1700
0
0
0
治疗口苦的绝佳方药
治疗口苦有疏肝理气、疏利胆汁,方宜疏肝散;药宜柴胡、桑叶、白芍、制香附、郁金、青皮、金钱草、海金沙、牡丹皮等。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失和,肝胆气郁,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口苦;治宜疏肝理气、疏利胆汁;药宜疏肝、理气、利胆等药对合用
4539
0
0
0
王清任少腹逐瘀汤
阳瘘(气血瘀滞,精窍不畅型)治宜活血散瘀,和畅气机,宜通精窍。少腹逐瘀汤去干姜、川芎、蒲黄,加枸杞子15克,香附、仙灵脾各10克,柴胡、枳壳各6克为主治方。
16274
0
0
1
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便秘经验
便秘无论虚实寒热,都存在腑气不通这一病机,故临证多配伍疏通腑气之品,如制香附、炙柴胡、陈枳壳、制川朴、花槟榔、莱菔子、炒枳实等药。香附、柴胡尤宜于肝郁日久,气机阻滞,波及肠腑之便秘;枳壳、槟榔、莱菔子、枳实等为理气通腑常用之品,可使脾升胃降,气机畅达,肠腑通畅。
663
0
0
1
常见病分型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由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发,表现为腰骶部酸楚疼痛,活动不便,或痛连项脊,或下肢关节肿痛,痛呈游走性,晨起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病变X线表现多不明显,常需CT确诊。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治宜祛风化湿,散寒通络。药用秦艽、独活、土茯苓、薏苡仁各20g,羌活、威灵
1591
0
0
0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明显型,有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二是隐匿型,有气血两虚、肝郁肾虚、脾湿肾虚、脾肾两虚之分。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就有疲乏、消瘦、贫血、低热、关节痛等症状,往往未被重视,在受外伤、过度劳累或感染之后易诱发
2074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诀窍
痰浊中阻主要表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卧懒动,喉间痰涎壅盛而气粗气阻,头重而晕,或头重昏蒙;兼胸闷脘痞,呕恶或反胃,纳呆不食,便溏。治疗:化痰和中、降浊开窍,方宜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药宜明天麻、法半夏、白术、苍术、石菖蒲、陈皮、佩兰、川贝母、白芥子、茯苓、厚朴、金钱草等。
1283
0
0
1
癫狂梦醒汤
癫狂梦醒汤重用桃仁配赤芍活血化瘀;用香附、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解郁;苏子、半夏、桑皮、腹皮降气消痰;木通清热利湿,;一则清解气郁所化之火,二则利湿有助消痰,三则通窍;倍用甘草缓急调药。诸药相伍,活其血、理其气、消其痰。血活则气畅、气畅则郁解,郁解痰亦消,痰消窍则通。
8008
0
0
0
治气、理血、补养的常用方剂
四君子汤为治疗气虚的总方。主治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言语声低、四肢倦怠无力、动则气短、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脉来虚濡等症。近代常用来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表现为气虚证者。
4780
0
0
0
赵绍琴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法则
透热转气,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种,热郁者,清之即能转,即所谓开郁泄热,如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竹叶等;若郁结重者,加蝉衣、僵蚕、防风。第二种,湿郁上焦者,宣之即能转,即所谓宣化湿浊,如佩兰、藿香、豆豉、杏仁、蔻仁等。
569
0
0
0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