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治疗尿路感染中医适宜技术
尿路感染系微生物侵犯泌尿道引起的炎症,它可以累及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但在小儿常常不易确定部位,故统称为尿路感染。本病发病率占泌尿系疾病的第3位,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女孩发病多于男孩,男女之比为l:4。小儿尿路感染一般预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反复感染可导致瘢痕形成,甚至
1008
0
0
0
经方辨治呃逆5则
□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病偶然发作,大多轻微而自愈;若持续不止,连续发作数日者,必须给予药物治疗方可平息。在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此病症时,多为病情转重的预兆。本病古代称之为哕,《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曰:“
564
0
0
0
浅说“抑木扶土”法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抑木扶土”是指通过平抑过旺之肝木,扶助虚弱之脾土,治疗肝旺冲逆,脾胃虚弱证的方法,适用于肝木乘土之证。肝木过旺多因暴怒伤肝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或横侮脾胃则而成肝旺脾虚证;脾土不足,不耐肝木克制也是导致此证的一个方面。笔者临床对肝木乘
1270
0
0
0
王永炎星蒌承气汤钩玄
□ 于智敏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对“上病下治”中“上”、“下”的理解不可拘泥于病变部位的上下,病居高位为上,直折其上逆之势亦为上;病居低位为下,通腑沉降亦为下。“上病下治”总属中医“治病求本”之法,临床应以谨守病机为前提,辨证论治,整体调解。●星蒌承气汤总属于承气类方药,
450
0
0
0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 丰广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不寐是临床常见病症,或短或长,甚者常年难寐,病因有许多,总与阴阳不相交有关,正如《类证治裁·不寐》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589
0
0
0
益气温阳理中丸
□ 李安祥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理中丸,又名人参丸,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原书中5处涉及此方。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理中丸益气药有人参、白术、甘草,温阳药有干姜,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以益气为主,温阳散寒为次。理中丸既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又是主治胸阳虚证、
514
0
0
0
平胃散加减治痰湿经闭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平胃散由苍术9克,陈皮9克,川朴9克,甘草3克组成,可化湿浊,以正本清源,荡涤壅滞,开启胞宫之闭塞。《达生篇》、《傅青主女科》中均记载平胃散能治“胎死腹中”,由此可知其攻逐胞宫阻滞之功效宏大。《张氏医通》云:“肥盛饮食过度而经水不调者,乃是痰湿。”
312
0
0
0
反治:中医独特的治法
□ 张智敏 谢刚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涵义有二:一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征象不能完全反映本质的情形,此为假反治;二是指在正治的基础上,兼用反治或顺从疾病性质而治,此为真反治。●反治法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在
764
0
0
0
煅龙牡配浮小麦 治疗并发症药对(15)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煅龙牡甘、咸寒,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镇静安神;浮小麦甘能益气,凉可除热,有止汗之效。二药配伍,相互促进,奏固表收敛止汗之效。心得 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出汗较多的更年期患者,汗出多还可加用麻黄根、五倍子等。(全文完)
269
0
0
0
解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
375
0
0
0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问世以来,这个学派就渐成体系
389
0
0
0
产后便秘中医诊疗技术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大便时干燥疼痛者,称产后便秘。为产后常见症状,中医学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大便秘涩”。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产妇素体阴血不足,加之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损,肠道失于濡润,以致肠燥便难;或素体气虚,产时产后失血耗气,大肠无力推动糟粕,便结肠中,壅
435
0
0
0
顾植山用资生汤治小儿多动综合征经验
□ 杨萍 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小儿多动综合征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指征是智力正常,而在行为上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脑功能失调的表现。本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给患儿心智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会给患儿家庭带来种种烦恼。
397
0
0
0
苓桂术甘汤治“背寒冷如手大”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痰饮病属中医学范畴,《金匮要略》中就早有记载,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只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干,但饮水少,喜热饮,晨
575
0
0
0
应用五苓散体会
□ 董飞侠 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五苓散一方源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5味药组成。五苓散的作用可归纳为内通三焦水道,外达皮肤腠理,通阳化气,行水散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
295
0
0
0
红参配山萸肉 治疗并发症药对(6)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山萸肉收敛固脱,《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二者配伍,补敛固脱,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神气涣散,元气欲脱
364
0
0
0
山萸肉配肉桂 治疗并发症药对(5)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山萸肉补益肝肾之阴,肉桂温补下焦虚寒,二药配伍,阴阳双补,用于治疗阴阳失调诸症。心得 山萸肉、肉桂阴阳双补,可称为“地黄丸浓缩方”,临床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更年期综合征等阴阳失调病证,常用山萸肉15克,肉桂6~
733
0
0
0
助阳气之升浮 散郁滞之阴火——升阳散火汤浅识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升阳散火汤作为治疗内伤发热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发之’之义”(《医方论》)的杰作,是中医治法中“升阳散火”一法的代表方剂。但令笔者诧异的是,古今历代医家善用此方者极少,方书中多见有关本方方论而少见绝佳医案者即为明证。翻阅《实用中医内科学》和
415
0
0
0
生大黄配水蛭 治疗并发症药对(3)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伤寒论》抵当汤。应用 生大黄活血祛瘀,《汤液本草》曰:“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水蛭活血通络,《汤液本草》言:“水蛭,苦走血,咸胜血,仲景抵当汤用虻虫、水蛭,咸苦
346
0
0
0
黄芪配山萸肉 治疗并发症药对(2)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黄芪味甘,性温,功擅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可用于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山萸肉味酸,性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功效。二药伍用,气阴双补,益气固涩之功增强。心得 治疗肝肾亏虚所致小便量多的糖尿病患者。其他 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压、双向调节血糖、增强
283
0
0
0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