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漫谈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冬末春初,气候寒暖变化无常,小儿患咳嗽者较多。尽管市售不少止咳药品,但其适应证和服法等写得不够详细,因而不能收到满意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一)药不对症中医最讲究辨证用药。大凡咳嗽之症,有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之分,外感咳嗽又有风寒与
851
0
0
0
小儿脉特点及代表意义
小儿由于正处于发育期,许多组织器官尚未成熟,有别于成人,因而脉象也有其特点。首先是寸脉接近成人化,这是相对于关、尺脉,这说明小儿的脑部活动已经很接近成人了。关、尺脉特别是尺脉偏弱,也说明小儿肾气弱、四肢及内脏尚待发育。所以候小儿脉时一指总候三部即可。
1220
0
0
0
一首儿科感冒发热的常用方
王某某,男,3岁,门诊号:593750002,2019年9月25日上午刚上班其母抱患儿急入诊室,患儿精神极差,哭声无力。其母讲:孩子反复感冒不见好转,昌吉、乌鲁木齐各大医院儿科住了一遍,住院就打各种抗生素,病情仍时轻时重,反复发烧,进食很少,时有恶心。近日又发烧至39.3℃,高烧
807
0
0
0
茯苓四逆汤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为治疗太阳坏病而设,具有温脾暖肾,回阳益气的功能。对于脾肾阳虚之证,服之多获良效。现将本方临床运用体会,简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 茯苓四逆汤的证因茯苓四逆汤证,属脾肾两阳皆伤的重证,《伤寒论》六十九条曰:“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1451
0
0
1
梁宗翰老中医谈小儿脾虚易感证的治疗
小儿脾虚易感证,即小儿脾胃虚弱,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生的一种病证。小儿脾虚易感证,在古典医籍和现代教科书中均无此名,但近年来临床却很常见,多是由于乳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妄加营养等,致使脾胃功能失调,久则虚弱,水谷精微亏虚,肺卫失于营养,卫外功能低下,外邪侵袭而发病。但临床常见的脾虚,不
1241
0
0
0
小儿咳喘不会吐痰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小儿肺脏娇嫩,咳喘的发作以外邪诱发者多,由于小儿生理的特殊性,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多不会咳痰动作,常使痰液潴留喉间,反复吸入,以致咳嗽频作,痰吼喘息,不得躺卧,憋气致使大汗淋漓,甚者口唇青紫,古人有探吐导痰一法,可解燃眉之急,惜今人多不接受。医院急诊多给雾化吸入一法,效果多不满意
299
0
0
0
面诊在小儿咳嗽辨治中的应用
儿科,又名哑科,诊治小儿必须精于望诊。一望小儿形神、动态,以获得整体的全面的印象;二望小儿面色和舌苔作深入的、精细的观察;三望小儿分泌物如涕、痰等,由此得出综合的结论。本文从小儿面诊在咳嗽辨治中的应用作一粗略的归纳。 1 面颊红赤在痰热壅阻型咳嗽的患儿多见。其有一颊
533
0
0
0
小儿哮喘临证经验分享
导读:安效先(1942—),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学术带头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文介绍其治疗小儿哮喘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1安氏提出小儿哮喘发作的“风、痰、瘀”学说。为“痰瘀伏肺”是哮喘的夙根,风邪为其发作诱因,哮喘的
745
0
0
0
桂枝汤治疗小儿纳呆厌食有良效
近数年来,董师特别赏用桂枝汤以治小儿之纳呆厌食,每可数剂而应。论其证,因伴有自汗寝汗,面㿠体弱,易感外邪,舌苔薄润。可从营卫虚弱视其病机。但若以纳呆厌食作主症,面㿠体弱,舌苔薄润,而不一定伴见营卫虚弱者,投之亦有其功。这就不能不深入探究其理。就纳呆厌食言,如无脾胃亏弱,食积内滞,
998
0
0
0
小孩子常见疾病的发展演变及经方治疗
今天的话题是小孩子的病:小孩多动、抽动、鼻炎、咳嗽、哮喘、皮肤病、面瘫、癫痫病……身心同调,任何疾病如果从这两方面入手,往往会收效迅速。下面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孩们常见疾病的发展演变及经方治疗方法/步骤 小孩子疾病的产生原因,先天的携带、后天的护理、生病后的治疗等这几方
1239
0
0
0
关于小儿感冒的问答
1问:高热不退的患儿可以直接用白虎汤吗?答:不可以!感冒发烧的治疗具体可参见前文:如何“特效”治疗儿科常见病?2问:婴幼儿感冒不能用艾灸怎么办,比如不听话、不配合?答: 可以用热水泡脚代替艾灸,温中散寒以发汗,效果也很好。 用药后,也可以厚
491
0
0
0
小儿感冒后忌口的问题
小儿脏腑娇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感冒后忌口尤为重要! 仲景怎么说?《伤寒论》第12条方后论: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263
0
0
0
柴胡桂枝汤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统计
柴胡桂枝汤出自汉代中医古籍《伤寒论》,原文用于下面的场合: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应该说,柴胡桂枝汤在外感病中使用的定位稍嫌模糊,造成历来使用偏少。近些年来,日本医家在过敏性疾病、神经疾患,特别是癫痫上将这张方子发
1185
0
0
0
治疗小儿咳嗽十三法
咳嗽患儿,多见面白无华,汗多易感,汗出则咳嗽增多,且迁延难愈,舌苔薄白,二脉较软,用桂枝汤为主调和营卫,兼脾气虚加四君子汤,肺气不固加玉屏风散,再增以冬花、百部、白前、桔梗等润肺止咳之药,以本为主,兼管标证,何愁咳之不愈。
2457
1
0
2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乳缺乏或不足,长期不断奶,喂养不当,营养失调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致使脾胃受损。脾胃虚损津液内亡,是本病病机所在。本病属中医学疳证范畴,为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869
0
0
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