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学的古法腹诊技巧
导读:腹诊从古至今都在临床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在古代的查腹诊病还是现代的体格检查中,都是不可取代的一种诊断手法。今天我们就从《诸病源候论发微》中学习一下,最原汁原味的腹诊:
腹诊的手法
1.揣摸法
这是手在腹壁上沿着触诊的肿块,缓缓滑行触摸揣度,从而明辨其性状的一种手法,揣摸亦有“蛇状”,在“鱼瘕候”中说“揣之有形,状如鱼是也”。
2.按压法
这是手在腹壁做上下触按,从而了解水肿的轻重、有无振水音的一种手法。书中又分有按、起按、抑按等。如诊“癖饮”时,胁下“按之则作水声”;诊“久癖”时,两胁下“按之乃水鸣”;诊“水瘕”时,于心腹之间“抑按作水声”。
3.推移法
这是在诊查腹部包块时,用手在其边缘一侧加力,了解其活动的程度,从而分清肿块的有根无根、属癥属瘕的一种手法。如“推之不动移”是癥,“推之可移”是瘕。
4.转动法
这是在腹诊时,通过摇晃摆动患者腹壁或转侧身体来了解腹证的一种手法。
如诊“水蛊”时,腹部“动摇有声”;诊“水癖”时,两胁“转动便痛”;诊“肠痈”甚者时,“腹胀大,转侧闻水声”。
书中同时也涉及望、闻、问等诊法。
如“水癥”是由于水气停聚在腹内,结块强硬,因此望诊可以看到“两胁间膨膨胀满”。
又如“饮癖”是由于水饮聚于胁下而不散,因此闻诊可听到“时有水声”等,都说明查腹时可灵活运用各种诊法,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情。
本文摘自《诸病源候论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