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陈皮
陈皮带有独特的自然香味,醇厚浓郁,香气异常,味轻微辛而不甚苦,时间越长而愈发奇香,远远可闻馥郁的香味。 5—10年的新会陈皮略带柑香; 10—20年的柑香味基本消去,甘香味渐浓; 20年以上的刮破表层可嗅到甘醇香味; 30年以上则呈樟香味。 之后年份越长,其樟香醇厚的老药味或骨香味逾浓。
《经验丹方汇编》云:陈皮凡使勿用乳柑皮,皱子皮忌服。今市家多用充入,误人,不可不辨。真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香为真。柑子皮纹粗,色黄而浓,内多白膜,其味反甜而辛,无效。柚子皮其味甜多辛,少最浓而虚,其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性冷害人,忌服。
橘子皮上最多的是那个像细胞一样的小颗粒。柚子皮上也有,但是按照细胞颗粒和皮的比例来看的话就很少了,橙子皮上比例也不多,只有橘子皮上的颗粒占皮比例最多。这个分布在果皮上的油胞颗粒就是挥发油,在芳香行气药里面挥发油含量越高药效越好,故而取用橘子皮制作陈皮。说到这个挥发油,各地陈皮的化学成分种类大致一样,但是含量上有着各种差异。
橘子皮油胞占比多,时间越久油胞内的成分无法挥发出去继续陈化,但果皮上的其它部分的成分逐渐退去性味,时间越久就只剩下果皮油胞内自然封存的越来越纯化陈化的挥发油成分。
行气的药都偏往上行(辛甘发散为阳),下行的药都是偏针对于去除有型物质(酸苦涌泄为阴)。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古人制作陈皮的思维模式-沉淀。因大部分辛甘发散的药都不耐久存,所以无法让它们身上的辛甘之气陈化而下行(而艾草是过于辛烈,只有存放才能让它的辛缓和下来)。反过来看酸苦涌泄的药古人是怎么让它们上行的,如大黄黄芩黄连这三黄泡水取其气治疗肝阳上亢迫血妄行的眼白出血。在此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中药的神奇。
还有一点,当芳香行气的药作用在于下气、降气的时候,就不像原本寒凉的下气功能的药有那种酸苦涌泄的强泄阳的力度了。
喜欢文章的同仁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远烟之尘”,因为更新很慢,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