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的鉴别方法 本症鉴别

什么是症状鉴别诊断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象,它的现症特点来区别这个疾病现象,它的病理类别的,它的病因类别,病位类别,病机类别来区别这个的。

而其中“现症特点”它包括两大方面:一个叫本症特点,就是这个症状自身具有的特点;第二个伴症特点,就是这个症状很容易和其他某些症状相伴而行,这样一种特点,所以症状鉴别诊断方法,要掌握也比较容易,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本症鉴别和伴症鉴别。

我们关键掌握“本症的鉴别”,就是根据你所关注的那个症状它自身的特点,来区别到底是病因上有差别,还是病所上有区别,还是病机上有不同。

举例说明1-喘

举喘证为例,喘证有寒热虚实不同种的类型,牵涉到不同病因、病位。之于喘证而言,可以从本症上发现它的特点。

比如说,有“但坐不得卧者”,就是喘但坐不得卧,这人躺下去特别喘,坐起来就能缓解,平卧就不能缓解。

究其原因?这个是有水饮,水饮射肺,水饮凌肺。因为水饮具有流动性,所以当你躺下去的时候呢,水饮顺着它的流动性,对肺就要一个压迫,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当你坐起来的时候呢,水饮重力的作用,它对肺的压力会减轻,所以通过“但坐不得卧”,我们知道这个喘是由“水饮”引起的。

还有的喘是阵发性的,突然发作性的,那么这个一定有发作的原因,它不是持续性的原因,一定有突发性的原因。

比如,有的喘是半夜里睡着的过程中,突然会觉得憋闷,气喘,要坐起来。我们讲要坐起来有水饮,那为什么半夜才突然发生这样情况?而刚睡着的时候没有呢?

因为这个喘,水饮不是在肺,而是“水气凌心”。

水气凌心为什么会夜半突然发作呢?

因为夜半之时为少阴主时,那个时候心肾的阳气最弱,所以水气会趁其虚而发作。所以夜半忽坐而起的这种喘,西医叫做心性哮喘,中医讲就是水气凌心。

那么,还有的喘呢,稍动即喘甚,我们知道喘活动起来都厉害一点;但有一种反差特别大,你坐在那里的时候呢,他的喘不太明显,甚至有的时候他不喘,但稍一走动,马上就喘的很厉害,就是这个气啊往上顶,下不来。我们描述为稍动而喘甚,气高不下,这个呢,是属于肾不纳气的,肾不纳气的,因为呼气在心肺,纳气在肝肾。那么,肾不纳气,病人稍一活动,气就容易往上窜。这是通过喘证的本身特点进行分析鉴别。

当然还有喘中伴有喉鸣声,一喘喉中就呼呼呼的声音,这时候也是跟痰饮有关系。

那么,“喘”也可以通过伴症来鉴别,通过伴症来鉴别。

比如说,如果“热气壅肺”,它的喘往往具有喘息而气粗,就喘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它的气息粗,非常的响,非常的有力,胸膈就比较胀满。

为何?因为热气壅于肺。所以肺中之气壅实,壅实气满则较有力。同时,对心肺就有一个嗔满的作用。古人形容为:“胸膈胀满,膨膨若不能吞”,胸比较高,这是热气壅滞的。

如果这个人的喘息感到胸闷、憋闷,喘息憋闷的,在喘的过程中,病人自觉胸中憋闷,那这个是痰浊闭阻型的。因为痰浊为阴邪,它能闭阻胸中阳气的运动,所以除了喘,它有胸中憋闷,甚至会引起胸中闷痛,类似于胸痹。

再如还有一种喘,喘的频率非常快的,叫“喘促”。呼气上气不接下气,会有胸中一阵阵发烦热,有一股气冲上来导致咳嗽,临床表现为“喘粗、烦渴、烦咳”。喘就连声咳嗽,此多为“燥火犯肺”,因火性急迫,燥气亦急迫。总所周知“肺为清金”,它是以凉润为主,当燥火克肺的时候,就会使肺气急迫,形成急促型的喘咳。

那么还有其他伴症见咳,有喘而咳者,喘而不咳者,这有所不同,有所区别,这个通过“伴症”可以鉴别。

那么,不同的症状呢,对病理本质的鉴别的意义也会有不同,有的症状对病因比较直接,有的症状对病位的鉴别上,有的症状却是对病机进行鉴别。

举例说明-2-头痛

再以“头痛”为例。

1、我们该如何来对“头痛”进行本症鉴别呢?比如说

就疼痛的性质而言,它有紧痛、抽痛、重痛、刺痛、胀痛,甚至还有麻木痛等。性质的鉴别,它往往对病因鉴别比较多:

头紧痛,多为寒束,寒的凝闭;头抽痛,是有风;头重痛,就是头痛的时候像压了东西一样,就是湿困的;头刺痛,那当然往往是有瘀血。还有一种痛叫头痛如劈,脑袋像劈开一样的,那个是风火上冲。那么,肝阳上亢往往头痛、胀痛。那么,还有一种像麻木一样痛,病人讲这个头痛麻麻木木的,这个往往是血虚风痰,既有血亏,又有风痰闭阻。

2、就其发生部位来鉴别。有后枕痛、前额痛、头角痛、巅顶痛、眉心痛等等。对病位的鉴别比较直接,就是:

后枕痛多属太阳,

前额头多属阳明,

头角痛多属少阳,(但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 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所以太阳经的头痛,部分也可出现两颞疼痛)

巅顶痛多属厥阴。

如果病在脑髓之中,甚至痛连眉心,这个往往属病在督脉。

这个在临床上呢,都非常有鉴别意义。所以根据它疼痛的部位,可以进行病所鉴别。

3、通过它的这个疼痛程度,发作的特点,时间特点,诱发因素,缓解因素等角度来分析。根据疼痛程度轻重、缓急,可以鉴别它的虚实:

实性的疼痛呢,往往发作较急,痛处清楚、程度明显,

而疼痛时作时止,缠绵不愈,往往虚的成分比较多。

4、通过诱因来鉴别,例如:

用脑疼痛型头痛,一用脑、一思考就疼痛的,这往往不是血亏,就是精亏。因为用脑的过程中就要消耗精血,精血不能濡润脑窍,就引起头痛。

而郁怒作痛的头痛,此为气郁,特别是有郁火的人,其内有郁又有热时,一怒火便上冲,而上又被气机阻塞住了,这个火又不得宣泄,在脑中宣胀,便引起疼痛。

另外有一种见风而痛者,常发于中年妇女,受风之后,头痛明显,若产后易发,那十有八九是血虚受风。

还有一些头痛呢,稍休息后便缓解,这个往往是气虚头痛。就是气不能上升,把精血带于上,引起脑子失养,当你休息一下后脑子得到一点气血充养以后,他就缓解了,这是通过不同特点来鉴别。

这是本症鉴别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本症特点进行鉴别,非常具有中医特色。比如“发热”,中医在鉴别症状时,非常注重自觉症状。如之前所述,发热通过伴症来鉴别:是否伴有恶寒?是否伴有恶热?这是伴症鉴别。

举例说明-3-发热

而“发热”的本症鉴别举例?

比如说,有“翕翕发热”、“蒸蒸发热”、“身热不扬”,“热自骨蒸”等。

1、“翕翕发热“是指皮肤表面有些发热,好像被东西包裹住了一样,闷闷热,就老百姓讲的皮中烧热。

2、而“蒸蒸发热“,是患者感到胸腹里头热,热气是往外蒸。

3、“身热不扬”就是病人它的体温实际比较高,而病人却感觉不明显。我们中诊讲身热不扬是初扪不热,久扪热,摸久了热,是他觉症状。其实身热不扬,一个自觉症状叫身热不能自觉,就是明明自己发烧很明显,而自己感觉不明显。

4、“热自骨蒸”,患者感觉这个热是从骨头里放射出来的,不同于“蒸蒸发热”,蒸蒸发热是整个弥漫性的。而“热自骨蒸”,他是放射性的热,感觉到有一股热从骨头里窜出来。我们之前见到一个病人,他自觉的骨蒸热。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手不要挨着他,离他一定距离,就感觉一股热窜到你手上来,那个就是“辐射热”。

所以像这样一些自觉症状,自觉特点,非常具有特异性,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特别是在辨别真假的时候,“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身大寒反不欲得近衣者”,这都是鉴别真假的关键点。

讲授 | 刘英锋

文录 | 张志彬

责审 | 钱昭部、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