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谟

陈嘉谟

朝代:明朝

陈嘉谟,字廷采,号月朋,西乡石墅(今安徽祁门二都)人,明朝御医。年少时因体弱多病,遂钻研医药知识,其天性聪颖,博学多才,在诗词赋和书法算方面均有建树,尤以医药造谐较深。陈嘉谟精研医学,尤精本草,著有《医学指南》和《本草蒙筌》2书。后者是陈嘉谟的重要著作,书名“蒙筌”,乃旨为童蒙而作。此书本是陈嘉谟用来教授弟子的本草讲稿,共12卷,收载药物742味,系统记述各类药材的产地、采集、贮藏、真伪鉴别、加工炮制、配伍禁忌、七方十剂和服用方法等。并按草(上、中、下)、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分类,其中447种药材有附图,具有消食功能的鸡内金、行气止痛的青木香、止血散热的血余炭等,均首见于此书。该书内容不少是采用韵语对仗写成,便于记诵。《本草蒙筌》对后代中医中药事业有很大影响,李时珍评价此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陈嘉谟也因此书被称之为古代著名药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