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备考过程中,这五点最关键
在中医专长考核中,由于其临床考核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容易当面辨别考生的临床水平高低、真伪。因此,能否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表达诊断和辨证论治要点十分关键;在复习的过程中,熟记《中医基础理论》也尤为迫切。小编总结了以下五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01、一般不用“中西医结合”语言,避免使用西医诊断和治疗,因为通过考核者,以后即使开办门诊,国家也明文规定不能使用西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小针刀”等治疗疾病。因此,报考“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特别是外治法考核时,应避免选择穴位注射和“小针刀”等专项。
02、关于四诊的内容,考生要能熟练地描述病历中的主诉和四诊八纲的内容,并且能用中医语言分析和明确诊断,所以《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也要注重复习。
03、参加内治法考核的考生,要熟悉自己申报考核的方剂和中药功效、临床应用、临床加减变化。考核规定,要熟悉本人参与考核的中药饮片,做到外观能辨认,功效能熟记。
04、内治法和外治法考生都要能对自己申报专长的理论来源进行具体说明。如针灸治疗腰腿痛,经验来自家传或者某书本,或者是某名医经验,在考核前上交的“答辩综述”上要写清楚,尽量避免冷僻和语焉不详、不容易说透的理论来源。
05、由于临床考核难以彻底辨认疗效,故临床考核的重点会放在“确有专长”治疗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上。因此,外治法考生应尽量避免对“禁区”的用药、用针等;内治法考生则更侧重于方剂的安全性。考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某些剧毒、刚猛的药物,若是必须使用,须熟记药物性能及其常用炮制、减毒方法、安全剂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