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专长陈述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游xx,我报考的是内服方药配合毫针治疗头痛。我之所以走上学医的道路是受环境的影响,从小就跟随母亲接触草药治病,什么篱笆风、蛤蟆菜、田边菊呀,小学五年级又接触到针灸治病,莫文华中医师用针灸帮我母亲调理虚劳体质,那时我知道了人体后背上有个大椎、风门穴,艾灸它对治疗感冒效果特好。到初中又在校医班主任刘企业老师的带领下组成医疗小组,为学校的师生们熬药预防流感,激发了我学中医的浓厚兴趣。由于家境不好,家里不可能让我读高中上大学,于是去读了中专,学的是中药,出来在医院中药房工作,当时我们偏远小县城的医院中药房是由中医门诊兼管的,中医师就在药房里坐诊,所以我在抓中药之前是可以全程看到医生是怎么看病的,碰到有不懂或不理解的就问当时的吴安贤中医师,还把中医大专课程也学一遍的,本来想拿到大专毕业证就去考个助理医师证的,结果大专未考完就有政策,非全日制医学生不允许考,无奈只得作罢。

后来到深圳万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工作,要求分配到有中医的门店,我就不断地向各位坐堂中医学习,先后有湖南的皮敦凡老中医,上海的王林琅、四川的周丰厚、化州的梁华惺老中医在诊断开方上对我悉心指点,还有湖北王培华中医在针灸上面指点,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也了解了一下《黄帝内经》、《濒湖脉学》,并让我多看看别人的医案。虽然《内经》深奥很多地方还不懂,但也知道了养阳和护阳在治疗和调养中的重要性,看《脉学》并与实践相结合倒也掌握了常见的几种脉相。为了学好中医,内外兼用,我还参加了洛阳王宾老师开办的脉法针灸培训班。因为看到我热衷于中医中药,开始都是同事拿自身的小问题考我,我不懂再咨询几位老中医,并到图书馆去参考不同医生的医案,慢慢地好多同事都直接让我看,让我开方用药。大多是中西成药治疗效果不好的常见病,因为市场上的中成药品种有限,同事们又不会辨别使用,于是都找我,以至于后来有这方面的病人也向我推荐,其中头痛治疗最多。

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一般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各类又各有细分。临床上外感头痛表现为头痛起病急,病势较剧,多表现为胀痛、掣痛或重痛。内伤头痛起痛较缓,病势不那么激烈,又分虚实两类,以空痛、隐痛为主的多主虚。若遇重痛、掣痛或刺痛者,多为痰浊、肝阳及血瘀所致。本人擅长治疗外感头痛,因为外感头痛占头痛的大部分,治疗最多的也是外感头痛。张介宾在《景岳全书》里把头痛分划为五型论治,即外感、火热、阴虚、阳虚、痰厥,将外感归为一型,因其说:“外感头痛自有表证可察,盖其身必寒热、脉必紧数、或多清涕、或兼咳嗽、或脊背痠痛、或兼项强不可以左右顾,是皆寒邪在经而然,散去寒邪,其痛自止,如川芎细辛蔓荆子柴胡之类,皆最宜也。若寒之甚者,宜麻黄桂枝生姜葱白紫苏白芷之类,随其虚实而加减用之。”似并无风热之说,而其火邪一型中却直指阳明火热,“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唯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其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胀,而绝无表邪者,必火邪也。”

外感头痛常多伴有表症,如拘急紧痛,痛连项背,伴恶风畏寒,遇风加剧,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这是外感风寒所致;因头为诸阳之会,风寒外袭,循太阳经上犯巅顶,清阳之气被遏,故头痛乃作,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其经脉上行巅顶,循项背,故其痛连及项背;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故恶风畏寒,无热则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在表之征。设若头部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多伴有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喝喜饮,舌红苔薄黄,脉多浮数,这是外感风热所致;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在,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欲裂,面红目赤亦为热邪上扰之征。亦有重痛头痛如裹的,多伴有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腻脉濡或滑,这是湿邪停留所致,风湿上犯巅顶,清窍为邪阴遏,故头痛如裹;湿浊中阻,脾阳为湿所困,故肢体困重,纳呆胸闷,湿邪内蕴,不能分清泌浊,则小便不利,大便或溏。

在治疗上我用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加减:若是感寒较重的,可加桂枝、麻黄、生姜、紫苏以解表散寒;若兼风热的则加桑叶、菊花成菊花茶调散,热重的可加黄芩、山栀、生石膏等以清热解毒,若热已伤阴,可重用石膏并重用知母花粉以滋阴生津;风湿头痛则加独活、苍术、厚朴以除湿。在治疗过程中,其引经药尤为常用,例如太阳头痛用羌活、蔓荆子、葛根;少阳头痛加柴胡、黄芩;厥阴头痛用吴茱萸、藁本;少阴头痛加细辛;必要时配合针灸外治,针刺百会、阿是穴,风寒配列缺、风热配曲池、风湿配阴陵泉,往往能起立竿见影之效。

例如前不久治疗过一个病人,自述头痛两天,头顶及后脑痛,痛连颈项,恶风畏寒,鼻塞声重,口不渴,查病人舌苔薄白,脉弦紧。判断为风寒头痛,予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方用川芎12羌活12荆芥9防风9细辛3白芷9薄荷12甘草6葛根12辛夷9苍耳子(炒)6,水煎服,一日一剂。方中川芎、羌活擅治太阳经头痛,是为君药,白芷擅治阳明头痛,细辛散寒止痛并能治少阴头痛,葛根解肌发表又能治阳明头痛,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清利头目,是为臣药,辛夷苍耳宣通鼻窍以治兼症,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和用以奏散寒解表,通窍止痛之功。随针百会、头维、风池,列缺、迎香,自觉松了许多。

外感头痛多由风夹寒夹热夹湿所致,所以我也会让病人使用药膳:天麻鱼头汤:天麻10川芎6白芷6炖雄鱼头,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和善后作用,轻微的直接药膳即可。

临床上也会碰到其他类型头痛的治疗,若是因血虚、气虚引起的,血虚、阴虚者分别以四物汤、左归丸为主加减调治;若是气虚、阳虚引起则以补中益气汤、右归丸为主加减调治;若是痰浊、肝阳及血瘀所致,分别以分别予以天麻半夏白术汤、天麻钩藤饮、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实证配合毫针百会、阿是穴,痰浊配丰隆、肝阳配太冲、血瘀配地机,头痛很快就能缓解。从洛阳学习回来,用王宾老师的先锋九针效果更佳。

我治疗头痛主要以外感头痛为主,内伤头痛如血虚、气虚、痰浊、肝阳及血瘀也有涉及,但不适用于炎症、脑瘤、外伤等器质性病变的头痛。

药物也严格按照药典规范的剂量使用,按照配合相关原则进行组方,完全避开十八反十九畏。因病所需涉及到的毒性药物如制附子细辛,也总是严格要求制附子常用量6-9克,必先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至无麻舌感,细辛不入散剂,入汤剂一般用量3克。

从接诊同事开始,接诊几百例,有单独服药见效的,有辅以毫针显效的,也单用针加灸显效的,总有效率达70%以上。

以上是我的陈述,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学生:游xx

202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