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常用经方

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

一、炙甘草汤

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

1、甘草疗瘦

本经:长肌肉。

《外台秘要》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

《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

甘草有保肝的作用。

2、人参理虚

人参主治气液不足。仲景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身体疼痛、脉沉迟者;烦渴、舌面干燥者;恶寒、脉微者。

3、麦冬治羸瘦

“治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神农本草经》

卞师曰:生脉散、炙甘草汤方中的麦门冬专主通脉,不可更易。麦冬天冬并称二冬,功用相同,每多配合应用,清润滋燥,并主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肺热劳咳等症,而麦冬养心通脉,清心降火,所以每多用于養心安神诸方。而天冬滋润益肺肾虚热之品,故肾虚遗精方中用天冬、二冬滑肠,脾弱便溏者亦非所宜。“胃络脉绝”:麦冬、石斛、花粉、知母养胃阴。饮食增则津液旺,阴分自能恢复,而山药、谷芽之类在当首选。

4、炙甘草是营养方

本方营养丰富。据报道,对本方煎出液中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会计师明显高于牛乳、鸡蛋、肉类、面粉和大米。

大枣三十枚:“主心腹邪气,……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神农本草经》

5、炙甘草汤是止血方

生地黄一斤,并配阿胶。

《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伤中。……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

一斤:如换成干地黄,大约在20-30克。

6、炙甘草汤是复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心动悸:心悸、胸闷、短气等。

脉结代:古代释止无定数为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均为心律不齐,间歇脉。其脉多细,或缓或数。

原因:贫血、消瘦、心脏功能不全、血压过低等。

推测:当年张仲景曾用本方治疗军人的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

患者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

炙甘草汤止血、调心律,升压,增加血容量,提供热能。故名复脉汤。

“治血脉中血液空竭”——徐灵胎《兰台轨范》

7、炙甘草汤“留人治病”

精神不垮、胃口不倒、体重不减。——肿瘤患者生存“三不原则”

8、应用经验:

8.1 适用人群以羸瘦、贫血貌:舌淡红苔、舌苔少;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为外观特征。大多有早搏或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血压低。

8.2 癌症晚期出血、或极度消耗噖恶液质者,或肿瘤放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贫血者。以食道癌、胃癌、肺癌、血液癌、口腔癌、肾癌应用较多。

案例:

汤女,89,155CM,55KG

2013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吞咽困难近5月。胃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黏膜低分化癌,倾向鳞癌,饮食、大便正常,体重较春节时下降5KG,脉率三五不调,脉率58次,舌淡嫩。

炙甘草20肉桂5桂枝10麦冬30生晒参10阿胶10生地黄50生姜15大枣60火麻仁10黄酒5匙入煎,水煎服,二分之一服法,10剂。

2014年7月22日复诊:服用35剂药近半年尚可进食,体力恢复。刻下:吞咽困难、心慌,大便可,脉细弦,脉率不齐。原方加天冬15,20剂,1/3服法。另嘱多吃红烧猪蹄、蹄膀、牛筋、糯米粥。

2014年12月随访:一切安好。

8.3本方中有地黄、阿胶,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

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则小剂量即可。甚至可以一剂服用两三天者。

采用开水将汤液稀释的方法也可行。

8.4服用本方时要配合食用红烧猪蹄、红烧牛筋等。烹饪时要放酒、生姜、桂皮、糖等。文火慢炖至极烂,撇去浮油。这种猪蹄或牛筋往往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有效改善患者低蛋白的状态,患者服用后精神食欲均有提高。可以说,红烧猪蹄是餐桌上的炙甘草汤。

8.5 本方的煎煮要求:

1)久煎。这与大量的地黄、麦冬和阿胸等有关。“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提示本方宜久煎,1.5升-3升,小火煎煮时间在1-2小时。

2)加酒。本方煎煮时加的清酒,为古代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且经煎者后,仅酒精挥发后,则剩下酒内营养物质。观仲景用地黄入煎剂,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经方定例。

为何用酒?

促进地黄有效成份的煎出,减轻地黄对胃的刺激。

柯韵伯:“地黄、麦冬得酒良”。

《本草备要》:生地黄“用酒制,则不伤胃”。

也有主张不用酒:“吾师生之用本汤,每不用酒,亦效”——(经方实验录)。

二、薯蕷丸

1、古代的强壮剂,理虚方,适用于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疾病。

山药30-50生晒参1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10-20当归10川芎10白芍10熟地15阿胶10桂枝10麦冬15柴胡10防风10杏仁10桔梗10白蔹10神曲10大豆黄卷10干姜10 大枣30-50。以水1500ML,煮取汤液400ML,加水800ML,再煮取汤液200ML,将两次汤液混合,分3-6次2-3日内服完。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期服用。

2、薯蕷丸是理虚方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蕷丸主之。”(六)

四君子汤、四物汤、炙甘草汤。重用山药、红枣、甘草——温文尔雅,安全无毒。

虚劳,古病名。《内经》:“精气夺则虚”。精气,为水谷之精微。精气夺,提示虚劳病人由于不能进食,所以消瘦。本方能让人能食。

《素问 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素问 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大承气汤是李逵,薯蕷丸是温文尔雅的君子。有胃气则生。

3、薯蕷丸是调和方

“风气百疾”,提示与七情六淫相关的疾病,适用范围广。

1)风气,泛指自然环境气候。《金匮要略》:“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气百疾,也指与六淫相关的疾病。

2)风气,泛指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即七情相关病。《千金方》薯蕷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犯癫。

袪风——柴胡防风利湿——豆卷神曲

化痰——杏仁桔梗清热解毒——白蔹

豆卷——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具有清热透表,除湿利气的功效。主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白蔹——《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4、应用经验

4.1 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原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现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调理方。

本方能增进食欲,改善贫血,升高白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无任何副作用。如果化疗期间服用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4.2本方适用于——

恶性肿瘤患者见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者。高龄肿瘤患者的保守治疗。比较适用于肺癌、肠癌、胰腺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等肿瘤。

4.3 适用本方者多体形消瘦,皮肤干枯,贫血貌;也有虽然外貌尚可,但体重已经明显下降,皮肤松弛,脉细弱,舌淡嫩。——乔布斯

4.4 容易感冒,容易咳嗽吐痰者,或伴有低热;食欲不振,大便易不成形,容易浮肿或体腔积液。

4.5 本方需要久服方能取效。一般以3个月为一疗程。每天服用10克。餐后服。也可以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时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