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中满分消丸验案一则

验案一则

郝某,女,64岁,住太原,由本院职工介绍来诊。

初诊:2017年11月27日。诉下腹饱胀三年,伴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便秘,形体肥胖,乏力。三年来求医无数,屡治不效。

舌红苔少,脉沉而无力。予中满分消丸加味治疗,具体处方如下:

组成

砂仁6g 厚朴15g 黄芩10g

黄连6g 半夏10g 陈皮10g

知母10g 泽泻10g 茯苓10g

猪苓10g 人参10g 白术10g

姜黄10g 甘草6g 枳实15g

干姜10g 瓜蒌30g

五剂,水煎服。

二诊:2017年12月1日,自云服上药一剂腹胀即缓解,服完5剂药后腹胀已除,食欲改善,下肢水肿也消,大便可,多年痼疾得以迅速解除。

上方继服5剂,巩固疗效。随访观察,病愈。

分析

中满分消丸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本方重用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利湿清热,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枳实、厚朴行气散满除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半夏燥湿化痰。

用干姜温脾助运;知母清热泻火,且滋阴润燥;砂仁醒脾开胃,行气和中;姜黄行气破血;人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助脾健运。诸药相配,标本兼顾。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李东垣说:

“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也。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当令上下分消其湿。”

中满分消丸主治湿热臌胀,即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属湿热者。杨桢老师在讲课时告诉我们本方能健脾和胃,清热利湿,消胀除满。

患者腹胀、下肢肿、舌红,显系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气机不畅、水湿内停。用本方辛开苦降,清热利湿,行气除满,加瓜蒌润肠通便,而得速愈。

作者/张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