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神农本草经》之麻黄
学员提问:马老师您好,《神农本草经》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如何理解“主中风,伤寒头痛?”
马老师解答:我们说学习经方,《伤寒论》398条讲的是体系,113方是体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而方剂离不开药物,方的作用更多是通过药物来体现的。
比如比如麻黄汤中的主药是麻黄,那么麻黄的作用就直接决定了麻黄汤方剂的作用,早于《伤寒论》的本草,也就是《神农本草经》,所以学习《伤寒论》,研究药物,我们更多的参考《神农本草经》,
但是《神农本草经》里面是一味药一味药的归纳,就像我们说神农尝百草一样,是一个药物的作用,而方剂是几个药物互相搭配配伍组合的共同作用。
《神农本草经》里边的麻黄是味苦温的,但是我们现在一般认为麻黄是辛温的,这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在我们认为只有味辛的药物才具备发汗解表的所用。
麻黄的作用是主中风伤寒头痛,我们最近也是在讲《伤寒论》的太阳病的麻黄汤和桂枝汤。
我们说了太阳病的表证的时候会出现: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
当然身疼痛,其中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头项强痛,因此感冒表证的时候,头痛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
并不是说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才会有头痛,也不是说里热盛,我们说高血压、肝阳上亢的头痛,表证也常见头痛。
那么这里《神农本草经》对药物归纳,就类似于神农尝百草这样的某一个单味药的具体体现。
所以麻黄能治疗表证,表证就有头痛的表现,而表证在《伤寒论》里边,其实太阳病具体就分为中风和伤寒。
所以这里说: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是一个对临床经验一个客观经验的归纳总结,所以后面说了能发表出汗,这是它的最关键作用。
所以能发表出汗治疗的头痛,说明这里的头痛就是表证的头痛,而不是半表半里小柴胡汤证的头痛,就像我们后世高血压的时候,肝阳上亢,可以有头痛。
包括后面说的止咳逆上气,表证的时候是可以出现咳嗽喘的。
所以在《伤寒论》麻黄汤证里边,也有喘这样的描述。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所以在表证的时候,人体的气机有一种向外向上的趋势。
所以这里的咳嗽其实也是一种气机上逆的表现,呕是胃气上逆,咳喘其实可以看作是肺气的一个上逆。
所以这里的除寒热也是一种表证的寒热,而麻黄是辛温的,他能够流动人体的气机,所以能破症坚积聚。
我们现在说症坚积聚无非就是气滞血瘀痰凝,而麻黄具有一定的辛温之性,所以常常用于这样的治疗。
作者:马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