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晋桂:新冠肺炎的时空规律与穴位防治方法

导读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可喜的是中医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一线,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前线捷报频传。对于规模这么大的一个疫情,它背后的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是什么?中医是如何认识的?让我们跟随甲子节气中医经络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牛晋桂老师,一起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发展规律和简单有效的穴位防治方法。

大家好,首先在这儿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承中医家邀请,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一些浅薄的认识,从甲子节气中医经络疗法的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

一、从甲子节气角度分析疫情的时空规律

大家目前可能关注更多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愈后和疫情的发展变化。而甲子节气关注的是另一方面的问题:规模这么大的一个疫情,它背后的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是什么?在古代,疫情被称为疫、大疫、时行、天行等等,中医是通过天人相应这个理论来认识疫情的。中医体系里面,天人相应理论认为,疫病的发生、发展、控制乃至消亡这整个过程,都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可能大家仅仅关注这一次的疫情,也有人会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但是大家还得共同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大规律。

疫情的发展非常有意思,它有三年一个变化、五年一个变化的规律,平均发病年份是尾数3、6、9的年份,例如1999年、2003年、2006年、2009年等,这些年份年疫情的发生比较集中。按照节气来分析,大的疫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在年尾和年初交接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一般情况是冬至以后就开始有苗头,然后逐渐发展,到了立春前后就开始呈上升和爆发趋势。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段时间阳气开始恢复,阴气开始减弱,温度回升不稳定,而且处于大地回暖、湿气增加的过程,又有寒又有热又有湿,气候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容易爆发疫情。这些年的疫情都符合这个规律,包括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2003年的非典,当时也是2月份春节前后开始发生非典的流行。

疫情分布的地区也需要大家去研究,和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典的原发区在南方,今年的疫情的原发区也在南方,禽流感也是1999年年初开始流行,原发区也在南方,发生时间也在春初,这是疫情发生的这几年呈现了一个大规律。上面是南方的疫情发展规律。北方地区疫情的发生发展往往和南方相反,南方疫情发生时间是在冬春,北方是在夏秋,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如果按照易学基本方法论,冬春交接、夏秋交接,为后天八卦图中艮、坤两卦的位置,先天八卦就是震、巽两卦,熟悉的会马上发现这两个位置的八卦属性,后天八卦图中艮、坤为枢纽属性土,先天八卦图中震、巽为枢纽属性为木)。

天地人身生气演化

北方的疫情大家现在可能还不了解,中国历史上,北方发生过很多大的疫情,时间往往集中在6、7、8月份,而且疫情的发展往往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持续干旱,二是连年阴雨,这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导致疫情的爆发。

大家都很关心一个问题,疫情在什么时间能得到控制?这个按照节气分析,大规律暂时还不成熟,我把小的规律告诉大家,基本上要到阴历4、5月份,要在立夏节气前后,疫情才会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出现之前是处于爆发趋势,非典发生时呈现的规律就是4月底出现了一次爆发趋势,然后5月以后逐渐下降。非典发生的地区和时间和这一次疫情惊人的相似,原发区都在南方,时间也都在冬至以后,也就是年尾年初交接之时,而且这个时候邪气掺杂有湿邪,这都是它们的相似之处,所以他两者的发展状态自然而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个疫情要在立夏前后,也就要到阴历4、5月份左右,才能消退。因为大地回春以后会经历清明、立夏、谷雨这些节气,自然而然地,万物复苏,木气升腾。因为这个发病非常的有意思和传统文化里面一个规律非常有意思,非典发生在马年年尾和羊年年初,今年的疫情发生在猪年年尾和鼠年年头,禽流感发生在虎年年尾和兔年年初,其中属于未年、亥年、卯年,它形成一个木局,疫情在大的木气生发、冬春交接之时发生,其他的疫情在其他局?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去研究。这是传统文化中看待疫情的观念。

二、甲子节气经络疗法预防疫情的穴位防治方法

接下来讲一下甲子节气经络疗法中防治疫情的方法。我虽然没有去前线,但是也心系疫情,我看到很多的同道好友都发了预防和治疗的处方了,这本来是件挺方便的事情,但是疫情严峻,出门抓药也不方便。我给大家班门弄斧地说一下,在家里面就能够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穴位。

其中两个穴位来自于《伤寒论》,就是风池和风府,医圣张仲景认为这两个穴位可以预防疾病,具体的医理我就不详细给大家介绍了。还有就是百会、孔最、肩周、外关和合谷,这些穴位可以不定时按摩,出现疼痛的穴位要重点地去按摩,没有出现疼痛的就做一般性的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10分钟。在你准备外出和刚回家的时候,要重点按摩风池、风府、百会和外关这几个穴位,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御能力。这是预防性措施,如果出现症状了,就需要规范的治疗。

大家这几天如果有外出,就会发现很多地方在测量体温,预防发热的穴位,简单一点是大拇趾后面指甲根下面那块肉并排着的三个穴位,叫指背三穴,还有内关、中魁、人中这几个穴位。在家可以自己按摩,会针灸的可以针,也可以灸,不会的也可以点刺放血。有几个穴位是要重点点刺放血的,如果出现了恶心,可点刺中冲穴放血,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就针印堂和太阳穴,如果出现呕吐,可以点刺或按摩百会、合谷、廉泉。

如果出现其它症状,也可以随症加减其它穴位。我列举一下这次疫情早期比较可能出现的症状,如果出现胸闷,可以用内关、中魁穴,内关穴可以开胸顺气,发热可以用人中穴,其它穴位是预防性穴位,大家就按摩就行了,如果出现症状,在家里可以重点按摩或者针刺以上穴位。

三、从山西中医名家抗疫事迹谈中医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

对于中医在疫情当中的应用,现在大家有的主张西重中辅,也有主张中西并重,也有主张马上介入经方或者是介入中医治疗,以中为主西为辅的方法,不管用哪一种方法,要以民为天,我们的目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疗效,把疫情控制住。至于用哪个方法,不偏颇某一个方法,在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方法,咱们就要用哪一个方法,只要诊断准确,咱们就可以果断应用。

中医也好,西医也有优势。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一次的抗疫胜利,把这一次的战斗打胜即可。至于运用什么武器,我们有什么样的条件就用什么样的武器。我们周边的绝大部分的大夫,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去不了疫区,也可能发挥不了我们自己的能量,但是我们可以在家,在自己的门诊或者在自己单位发挥自己的力量。服务好大家,为前线战斗的各位同道好友,提供有力的后盾和保障,这也是咱们的光荣的使命,我们也可以把好的方法建议给前线。

山西历代的医家里面,近现代有两个老先辈,他们在与疫情战斗当中就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和战果,一个就是张敬武老先生,另一个就是梁剑秋老先生。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老一辈的中医大家,我在这就不给大家罗列了。张敬武老先生老家是河北的,后来在山西省中医学校工作、讲学,他的侧重点就是伤寒,温病和针灸。1943年河北出现霍乱,他当时请缨回去治疗,当时霍乱是非常厉害,死亡率非常高,他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效果非常好。举个例子,他治疗霍乱初期出现的腹泻、脉涩,喜欢喝冷饮的情况,用清热利湿的六一散,如果出现了心慌就用一元散,效果就比较好。重症的霍乱出现了吐泻,严重的脱水,用黄连香薷饮,这些都是当时知道的时方,效果非常好,很快就把疫情控制住了。梁剑秋老先生的老家是山西平遥。他对疫情有自己的治疗方法,当时是太谷地区疫情爆发,梁老先生用达原饮去治疗,这就是山西两位医家的事迹。

古人和先贤大能们积极地治疗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借鉴。我们无论有没有机会接触病人,都要去总结、归纳,把老一辈医家的治疗方法和与疫情抗争的经验传承和发展下去,为未来疫情爆发做好抗击准备。至于大家分析的这次疫情是瘟疫、寒疫还是杂疫的问题,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疫情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非典就是这样,大家临床当中要注意一下。

作者简介

牛晋桂,男,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自八岁起,师承祖父,继承家学,跟随祖父研习家传《傅青主女科》,致力于易学与中医临床研究十余年,应用易理指导中医临床,取得一定成效。以易理指导中药方剂应用,确定八阵方。总结临床脉学应用经验,五分钟脉学,简捷快速定病、定方、定穴位。在临床中发现灵龟八法应用效果不甚显著,根据易理重新配穴,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名为新灵龟八法。发现了易理与中医结合所特有的元全息。

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山西省专家学者中医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甲子节气经络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三晋经方工作室负责人、首席专家

易经经络开穴图谱,速效针灸穴位按压器发明人

代表著作《速效针灸临床应用手册》

本文根据中医家采访牛晋桂老师的录音整理,编辑/陈剑城 谢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