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散加减治疗腰冷伴四肢关节僵硬肿胀
曾某,女,50岁,四川绵阳涪城区人,2018年5月30日,处诊。
主诉:腰冷腰沉重,伴有关节疼痛,尤其是双手的关节僵硬疼痛来就诊,病史:西医检查为类风湿关节炎。
现症:高个子,胖状体质,面白缺少光泽,有黄褐斑,人疲倦,无力,
容易累,不爱出汗,偶尔发热,人怕冷,手脚关节僵硬,怕冷,尤其腰最冷,腰
沉重,咽喉有痰,手上有湿疹,大便稀溏,口不干,口不苦,口中和,不想喝水,舌体胖大,舌质白,舌苔白,有齿痕,双手脉沉弦滑。
分析:不爱出汗,怕冷,腰部怕冷,为广义太阳表证(即伏邪);腰冷,腰沉重,是因为太阴寒湿水饮流注腰部,阻碍气血流通温煦功能,故腰部冷和沉重;痰湿水饮上扰阳气,阳气被困,则疲倦乏力;痰湿水饮上犯到咽喉则多痰;痰湿水饮走串到手上,则有湿疹手指僵硬疼痛;游走到其他关节地方,也同样会引起其他关节疼痛;痰湿水饮下注大肠则大便稀溏;还有舌体胖大,舌体白,舌苔有齿痕,脉沉弦滑都支持痰湿水饮证,总的辨证为:太阳太阴痰湿水饮证。然后是方证的辨证,也就是方证的筛选,我当时没有选太阳表证的葛根汤或是麻黄汤,也没有选太阴里虚寒水饮的五苓散,肾着汤;少阴里虚寒水饮的真武汤,甘草附子汤。只是当时我看到汉方运用五积散的辨证要点之一,“就是腰部的寒冷和沉重”,何况五积散本来含有甘草干姜茯术汤(肾着汤),本来就可以治疗腰冷腰沉重,还有平胃散二陈汤可以化饮治疗手指关节的僵硬肿胀麻木,更妙的是麻黄汤和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阳病的伏邪从而治疗全身和局部怕冷,还有很多好处,是单一的肾着汤,五苓散,甘草附子汤,真武汤不能比的。
处方:五积散加减
方药:麻黄6克,枳壳20克,白芷15克,苍术20克,干姜10克,厚朴20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法半夏25克,陈皮20克,荆芥15克,防风10克。一剂浸泡三十分钟,煎煮四十分钟,分六次喝完,6剂。
6月8号来二诊,疲倦好转,手上湿疹好转,腰冷腰凉好转,关节疼好转,其他同一诊,效不更方,再次询问出汗清况,患者的确不爱出汗,在一诊加减五积散基础加桂枝,协助麻黄发汗开毛窍排除病邪,方药:麻黄10克,桂枝30克,白芷20克,干姜10克,厚朴30克,炒苍术20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20克,茯苓30克,陈皮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6剂。
6月14号来三诊,各种症状进一步减轻,没有任何副作用,舌苔多津,有齿痕,在二诊基础上加泽泻20克。6剂。
6月20号来四诊,腰冷减轻,手上湿疹减轻,关节疼好转,在好转的同时出汗很多,手指胀满没有减轻。分析:通过几诊的开玄府,发汗,病邪已经去了多半,出汗过多太阳表虚已经显示出来,不能再发汗;手指胀满,太阴寒湿饮水,得用加减茯苓导水汤加强利水饮,五积散去麻黄加茯苓导水汤,方药物如下:
桂枝20克,炒白芍20克,白芷15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陈皮15克,炙甘草6克,茯苓40克,大腹皮3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紫苏叶10克,砂仁10克。6剂。
后记:后来一直用这个方子为底子加减几诊后,手指胀满消失,各种症状消失,患者很满意,嫌弃长期煎煮药物麻烦而暂时停药。
作者:邓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