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化积剂代表方解读
消痞化积剂,适用于癥积痞块证。此病多由寒热痰食与气血相搏,聚而不散,日久成积,症见两胁癖积,脘腹癥结,攻撑作痛,饮食少进,肌肉消瘦等。常以行气活血、化湿消痰、软坚等药组方,代表方如枳实消痞丸、鳖甲煎丸。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一钱(3g)
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毎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日二次。亦可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息乏力,大便不调。
【方解】本方所治之痞满,乃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于寒,实多虚少之证。常因脾胃素虚,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而致。治宜行气健脾,调解寒热。
方中以积实行气消痞为君,以厚朴行气除满为臣,二者合用,以加强消痞除满之效。黄连清热燥湿而除痞,半夏曲辛温散结和胃,又少佐干姜温中祛寒,三味相伍,辛开苦降之力尤佳,共助枳、朴行气开痞之功。
素质脾虚,故用人参以扶正健脾;白术、茯苓以健脾祛湿;以麦芽消食和胃;以甘草和药益脾。综观全方,有消有补,有寒有热,共奏消痞祛积,健脾和胃之效。
本方是从半夏泻心汤和枳术汤化裁而成。方中枳实、厚朴用量独重,故着重于行气消痞。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其病当属热多寒少之证。
较之健脾丸与枳术丸,虽皆属消补兼施之剂,但前两方均补重于消,而本方则消重于补。虚实有轻重,消补有主次,处方用药,务使消积不伤正,补正不碍满,以收祛邪扶正之功。
【文献摘录】
方论 张秉成:“夫满而不痛者为痞,痞属无形之邪,自外而入,客于胸胃之间,未经有形之痰血饮食互结,仅与正气搏聚一处为患。故以黄连,干姜并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则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二味实为治痞之主药。
然痞结于中,则气壅湿聚,必渐至痰食交阻,故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化食,半夏行痰,自无胶固难愈之势。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必以四君子坐镇中州,祛邪扶正,并驾齐驱。
故此方无论虚实之痞,皆可治之。用蒸饼糊丸者,以谷气助脾胃之蒸化耳。"(《成方便读》)
鳖甲煎丸《金匱要略》
组成
鳖甲十二分(90g),炙
乌扇炮、黄苓、鼠妇熬、干姜、大黄、
桂枝、石苇去毛、厚朴、瞿麦、紫葳、
阿胶各三分(各22.5g)
紫胡、蜣螂熬,各六分(各45g)
芍药、牡丹去心、
蟅虫熬,各五分(各37g)
蜂窠炙,四分(30g)
赤硝十二分(90g)
桃仁二分(15g)
人参、半夏、葶苈各分(各7.5g)
【用法】上二十三味,取煅灶下灰一斗,消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
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主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鞭成块,结成疟母。以及癥积结于胁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月经闭止等。
【方解】本方原治疟母结于胁下,今常以之治腹中癓瘕。疟母之成,每因疟邪久踞少阳,正气日衰,气血运行不畅,寒热痰湿之邪与气血搏结,聚而成形,留于胁下所致。
癓瘕一病,亦属气滞血凝,巢元方说:“癥瘕皆由寒热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所生也。"二者成因颇近,故可均用本方治之。
方中鳖甲煎(即清酒经灶下灰滤过,煮鳖甲烂如胶膝)为君药,取整甲入肝软坚化癥,灶下灰消癥祛积,清酒活血通经,三者混为一体,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消癓之效。
复以赤硝、大黄、蟅虫、蜣螂、鼠妇攻逐之品,以助破血消癥之力。
余者,柴胡、黄芩、白芍和少阳而条肝气;厚朴、乌扇(射干)、葶苈子、半夏行郁气而消痰癖;干姜、桂枝温中,与黄芩相伍,辛开苦降而调解寒热;人参、阿胶补气养血而扶正气;桃仁、牡丹、紫葳、蜂窠活血化瘀而去干血,以瞿麦、石苇利水祛湿。
综合诸药,乃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之剂,对于疟母内结,癓瘕积聚,实有攻邪不伤正、气畅血行,癥积内消之功。
【文献摘录】
(1)方论 徐忠可:“药用鳖甲煎者,鳖甲入肝,除邪养正,合煅灶灰所浸酒去瘕,故以为君。小柴胡、桂枝汤、大承气汤为三阳主药,故以为臣。但甘草嫌柔缓而减药力,积实嫌破气而直下,故去之。
外加干姜、阿胶,助人参、白术养正为佐。瘕必假血依痰、故以四虫、桃仁合半夏消血化痰。凡积必由气结,气利而积消,故以乌扇、葶苈利肺气,合石苇、瞿麦清气热,而化气散结。
血因邪聚则热,故以牡丹、紫葳去血中伏火,膈中实热为使。"(《金匮要略论注》)
(2)临床报道 以鳖甲煎丸治疗251例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有效率为100%,本病例除肝脾肿外,尚有腹水、消瘦、微寒热、咳嗽、头晕目炫、四肢乏力、泄泻等。
以鳖甲煎丸治疗后,肝脾均有不同程度软化和缩小。其中,部分伴有高度腹水的患者,先给予子龙散消除腹水,而后再服鳖甲煎丸,疗效巩固达80%(《江西中医药》6:6,1959年)
本文选自《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编/许济群,副主编/王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