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瓜蒂散
原文
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
组成:
甜瓜蒂一钱,赤小豆(研)二钱,山栀子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先服半杯,得吐止后服,不吐再服。虚者加人参芦一钱五分。(上焦篇14)
功效:涌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证见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腻,寸脉微浮。
解析:
手太阴肺经的温病,已经过了两三天,出心烦不安,喉中痰涎甚多,壅塞于喉部,胸部感到痞闷阻塞,想呕吐,但没有中焦病证的表现,可用瓜蒂散治疗。如患者的体质较弱,可加人参芦。
这一条所述的病证与栀子豉汤证相似,但病情有轻重不同,性质有痰盛与无痰之别。作用峻猛的方药不可随意投用,但如病情较重而用药过轻,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上条只以作用较缓和的栀子豉汤来清宣上焦胸膈的郁热,而本条所述的病证有壅盛的痰涎,因此必须用作用较猛烈的瓜蒂散,通过较强的涌吐作用,使壅塞于胸膈的痰涎能很快地去除,否则,痰热内陷于心包就会形成痉厥等危重病证。方中所用的瓜蒂、栀子都是苦寒之品,配合的赤小豆性味甘酸,用以涌吐胸膈的痰热,即《内经》所谓“酸苦涌泄为阴”,也是体现了《内经》“在上者因而越之”治疗原则的一首方剂。
临床应用:
瓜蒂散具有涌吐痰涎宿食之功效,主治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证见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腻,寸脉微浮。临证以胸脘痞硬,心烦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或误食毒物仍在胃中为辨证要点。方中瓜蒂味苦性升而善吐;赤小豆味苦酸,与瓜蒂配合,有酸苦涌吐之功;香豉轻清宣泄,煎汁送服,以增强涌吐的作用。本方药性较峻,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吐,逐渐加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素体血虚及出血患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