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昏倒的老人(治中风)
医院的救护车送来一个老人。原来这老人跟人下象棋,正下得兴起,来回将军吃子,老头连败三局,仍然不服输,因为以前他下棋都是赢得多,这回下输了,这口气咽不下,自然火气大,用力拿起棋子时,突然棋子抓不住,掉在地上,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马上老头子觉得天旋地转,人也仆倒在地上。
旁边的人马上打电话,医院的救护车过去,马上开始抢救,用中医常规急救的十宣放血,缓解气血往心脑上冲。送到医院时,老头子身上已经插满了管子,手和脚时不时在抽动,控制不住。连续抢救一个下午,终于稳定下来,醒过来了,能够缓慢地讲话,身体四肢却没力,有点痿废,吃饭呛,咽不下去。
最起码渡过了危险期,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这后期的康复也不容易,一直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还没有完全恢复到能下地走路的迹象。反而觉得腿脚不听使唤,关节屈伸不利,血压却恢复了正常。
江老师摸他脉象弦硬搏指,又见这老人家经常口渴喜饮,而且还老嫌医院空调开得不够大。口大渴,脉洪大,身大热,这不是一派阳明气火上攻之象吗?
江老师马上决定用白虎汤,重用石膏。大家都疑惑,像这种中风偏瘫痿废的老人,常规思路都是疏通经脉,或者活血补气,让身体振作。江老师反而一反常规,用一派清凉降火之品,这是为什么呢?会不会一凉降下去,更加动不了呢?
江老师说,阳明主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一般关节屈伸,常规看肝肾,但是肝肾气血也要靠阳明来滋养。
大家就想,要靠阳明滋养,得补脾胃,用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干吗用白虎汤呢?
江老师笑笑说,《黄帝内经》里讲,壮火食气。现在老头子气火攻心,一派邪火。留得一分邪火,就会烧掉一分正气。祛除一分邪火,就等于补益一分正气。也就是说用白虎汤是以降火之药,做补益之用。
这种思想大家第一次听到。江老师说,不妨先试一剂药便知。
病人吃完第一剂药,便觉得心烦稍安,吃饭不呛,说话也没有那么颤抖了。效不更方,于是再连进三剂药,脉象弦硬偏大变为平稳,舌尖红变淡。本来僵硬的关节,变得松软,容易抖动的手脚也平稳了。随后江老师又用常规养气血的方子收尾。
为什么刚开始不直接养气血呢?江老师说,邪火不杀,用养气血的药,不单养不到脏腑气血,反而会助纣为虐,将粮草送给盗寇。而把邪火一清,令阳明通利,热不上炎,就像将盗寇驱逐出境外,这时再补益粮草,民众就容易得到利益。
所以稍微用点健脾补气之药,老头身体很快恢复了,手脚有力了,能下地走路了。
原来这老头由于气火攻心,四肢气血都聚到心肺胸脑,才一派鼎盛热炽之象,这时手脚无力,痿废只是个表象,不是气血不足,而是没有分散到四肢去。所以江老师用降阳明、降气血之法,使得气血回到四肢去,四肢功能渐渐恢复,心脑压力也因之而减轻。